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
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
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
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返回陕地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这两句写出了清晨的微风轻拂,竿影(用竹竿测量水位的工具)在斜阳中投射出来,渭水向东奔流而去,不需要借助舟楫。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早晨的宁静与河水的不断流动。
“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诗人在枕边尚未清醒,从梦中唤醒时依旧能感受到秦地美酒的余味,而在船头便已经望见了陕地的屋舍。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乡酒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春天时节,桥上杨柳与枝叶相映,而古老的县城中,棠梨树也开出了花。这些景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眼中这一带美丽的风光,是他所推崇的佳境。三月时节,花开满径,连绵不断的河沙也似乎在迎接旅人的步伐。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故土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送别友人归乡的温馨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风光的珍视与向往。
豫章富奇植,晻冉经大年。
上摩千仞霄,下荫百顷田。
飞羽无窥地,栖足莫睹天。
精灵若附冯,风雷自樛缠。
东都宏制作,制作首明堂。
万材悉以周,所希在栋梁。
一经匠氏顾,宁辞剪刈伤。
毁质应世求,两重竟何当。
置酒中堂,伐丝比簧。湎以益欢,志人慨慷。
慨慷生迹,类此繁响。盈盈在耳,忽忽沦往。
灼灼其华,朔凋春敷。所并枝叶,不作根株。
劳我以人,伊何莫遐。天地偶尔,逢之者嗟。
仰穷二曜,高不得掇。頫即大壑,深不得没。
王乔安期,服食难量。锢兹委蜕,仅三千霜。
独宿苦夜凉,有思苦夜长。
转辗不成寐,秋声满我房。
我父怜孤儿,入梦来相望。
梦魂侍父旁,形影推渺茫。
父念儿心伤,儿喜父颜康。
相对一无言,恋恋若难忘。
那知警觉后,依然在枕床。
起床寻我父,我父寂无睹。
父书陈东壁,父幕空廊庑。
风吹破纸窗,灯灭暗庭柱。
嗟乎父何来,嗟乎父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