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
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
心亡极乐国,法亡即西方。
贼为象马用,神自作空王。
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
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
心亡极乐国,法亡即西方。
贼为象马用,神自作空王。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家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究。首句“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表达了一种简洁直接的修行方法,即通过直指人心的方式来达到断除烦恼的目的,贼喻指心中的烦恼障碍。
“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这两句则描绘了以智慧之剑刺入心灵深处,使内心的迷惑消失,从而也就无需外在的修行方法。这里的心亡不仅是烦恼的消除,更有达到真理的涵义。
“心亡极乐国,法亡即西方”两句则描绘了当内心障碍清净后,可以进入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的净土。法亡指的是在达到悟境之后,对于修行之法不再执着,因为已经超越了这些形式。
最后,“贼为象马用,神自作空王”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清净后的状态。在这里,贼喻烦恼已被驯服,如同训练好的象马可以任意驱使。而“神自作空王”则表明在达到这种境界后,个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不可侵犯的王国。
整首诗偈通过对内心修行的描绘,展现了禅宗对于直接洞察本性的追求,以及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解脱和自我实现的理念。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
心知不载田舍郎,犹带开元天子红袍香。
韩干写时国无事,绿树阴低春昼长。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
长安不可诣,何故会皋亭。
倦鸟非无翼,神龟弗自灵。
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飘零。
回首西湖晓,雨馀山更青。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