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尊俎永相望,混沌凿开见此觞。
金橘有天容逸老,青田无地避馀香。
云中招隐留仙掌,物外寻真得醉乡。
试向峨眉问啼鸟,人间红雨几斜阳。
希夷尊俎永相望,混沌凿开见此觞。
金橘有天容逸老,青田无地避馀香。
云中招隐留仙掌,物外寻真得醉乡。
试向峨眉问啼鸟,人间红雨几斜阳。
这首诗《桃》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联“希夷尊俎永相望,混沌凿开见此觞”,以“希夷”象征道家哲学中的虚无与空寂,“尊俎”则指酒器,这里暗喻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诗人将“混沌”与“尊俎”相连,仿佛在说,自然界的秩序如同酒宴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见此觞”则暗示了生命之源的发现与领悟。
颔联“金橘有天容逸老,青田无地避馀香”,通过“金橘”与“青田”的对比,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美好图景。金橘象征着成熟与丰收,而“逸老”则暗示了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青田则代表了清幽之地,余香则是自然之美的永恒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中不变之美的追求。
颈联“云中招隐留仙掌,物外寻真得醉乡”,运用了“招隐”与“醉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在云中留下仙掌,意味着在高远之处寻找心灵的归宿;在物外寻真,则是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与智慧。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探索与追求。
尾联“试向峨眉问啼鸟,人间红雨几斜阳”,以“峨眉”象征崇高的山峰,啼鸟则是自然界的生命之声。诗人通过询问啼鸟,引出了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人间红雨几斜阳”则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红雨纷飞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君门如水亦如市,直为风烟能满纸。
长卿曾误宋东邻,晋叔讵怜周小史。
自古飞簪说俊游,一官难道减风流。
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球。
杨柳花飞还顾渚,箬酒苕鱼须判汝。
兴剧书成舞笑人,狂来画出挑心女。
仍闻宾从日纷纭,会自离披一送君。
却笑唐生同日贬,一时臧谷竟何云。
人饥慕粱肉,肉厌思茗汁。
径寸神明仓,蛲蛔争暖湿。
珍味纵可穷,饥饱要自得。
于我实腐余,于彼捐所急。
曲曲方塘边,扰扰牧鸡鸭。
时哉谨栖止,柳花作茵幂。
怜汝巢卵倾,忍使羽毛赤。
每来待曲宴,倒瓮浮大白。
渐为腰缓带,或遣头穿帻。
釜熟薪且劳,瓶饱汤已泣。
少损郇公厨,鼎笾未为缺。
淡然天人粮,请以羞主客。
一枕茶寮清,时时共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