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稀烟暝水增波,鸥泛春声入棹歌。
杨柳人家茅屋小,鳜鱼时节钓船多。
暗归浦溆锵环佩,密掩峰峦湿髻螺。
定有仙人骑白鹿,夜阑来此奏云和。
雨稀烟暝水增波,鸥泛春声入棹歌。
杨柳人家茅屋小,鳜鱼时节钓船多。
暗归浦溆锵环佩,密掩峰峦湿髻螺。
定有仙人骑白鹿,夜阑来此奏云和。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邳州八景(其五)鹿湖烟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雨后烟景的画面。首句“雨稀烟暝水增波”写出了雨后的湖面,稀疏的雨滴与朦胧的烟雾交织,使得水面泛起微微波纹。次句“鸥泛春声入棹歌”则通过鸥鸟在湖上飞翔,发出春天的鸣叫,融入渔夫的棹歌声中,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
第三句“杨柳人家茅屋小”,点染了湖边的田园风光,简朴的茅屋掩映在随风摇曳的杨柳之中,显得宁静而温馨。第四句“鳜鱼时节钓船多”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特色,正是鳜鱼肥美的春季,渔舟络绎不绝,增添了生活气息。
第五、六句“暗归浦溆锵环佩,密掩峰峦湿髻螺”运用了意象化的手法,形容夜晚归来时,湖边的幽深小径仿佛回荡着环佩之声,山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仿佛女子的发髻沾湿了露珠,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
最后两句“定有仙人骑白鹿,夜阑来此奏云和”以想象收尾,诗人设想有仙人乘着白鹿,在深夜来到湖边,弹奏云和之瑟,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邳州鹿湖烟雨的独特韵味,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