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江烟昏,孤舟趁潮去。
忽闻鸡犬声,知有人家住。
月落江烟昏,孤舟趁潮去。
忽闻鸡犬声,知有人家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江景。"月落江烟昏",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月色西沉、江面笼罩在一片烟雾中的景象,暗含着夜晚的寂静和深沉。"孤舟趁潮去",诗人乘着一叶孤舟,顺着潮水的方向悄然前行,显示出旅途的孤独与决心。
"忽闻鸡犬声",这一转折点揭示了诗人并非独自面对无尽的江面,而是意外地捕捉到了远处人家的声响,使得原本寂寥的画面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这声音仿佛打破了深夜的静谧,也暗示了生活的存在和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舟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的生活气息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深夜行舟时的独特感受,既有孤寂的旅程,又有对人间温情的期待,富有诗意。
夫荷戈,妻辟纑,渡江北来戍京都。
京都主将多锦腴,夕幕朝衙驰复驱。
恨不为君西击胡,四十二载空良图。
大儿官至执金吾,小儿廷评冤狱无。
诸孙亭亭俱丈夫,兴来一饮酒百觚。
长歌激烈声呜呜,源溪冬寒水不枯。
笑将白发归黄垆,翁生有闻翁不孤。
姑曰妇,嗟尔芳龄始二九,绿发红颜何可守。
妇曰姑,上有姑,下有雏。姑不舅负,吾宁忍负夫。
妇姑相向中庭立,抱雏爇芗吁天泣。
天乎不剪毛氏宗,臼甘自舂井自汲。
雏生三雏宗日彊,更有小雏如凤凰。
苞羽翩翩被五采,远簪白笔登岩廊。
登岩廊,心独苦,回望滇南两丘土。
君不见贞女墓,上木青青高入云,路人竞指毛家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