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司马才叔诗后》
《题司马才叔诗后》全文
宋 / 张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司马才名世所贤,银钩珠唾尚依然。

尘埃试看蛛丝壁,倒指于今六十年。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题司马才叔诗后》。诗中对司马才叔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银钩珠唾”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其作品的珍贵与不朽。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1. **开篇赞誉**:“司马才名世所贤”,开篇即对司马才叔的才华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名声在世间是极为卓越的。这种直接而肯定的赞美,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对司马才叔作品的深入探讨。

2. **细节描绘**:“银钩珠唾尚依然”,这里运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描述司马才叔的作品。银钩,指的是书法中的优美笔画,珠唾则可能暗喻作品中的精华或深意,如同珍珠般珍贵。这两个词共同描绘出作品不仅技艺高超,内容也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价值,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3. **环境烘托**:“尘埃试看蛛丝壁”,通过“尘埃”和“蛛丝壁”的对比,营造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静好的氛围。蜘蛛在墙壁上留下蛛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这一句暗示了尽管外界环境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司马才叔的作品如同蛛丝一般,坚韧且持久,依然能够被人们发现和欣赏。

4. **时间跨度**:“倒指于今六十年”,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跨度,从司马才叔创作作品到诗人张侃写下这首题诗,已经过去了六十年。这不仅体现了作品的长久流传,也表达了对司马才叔及其作品深远影响的感慨。

综上所述,《题司马才叔诗后》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扬了司马才叔的才华和作品的不朽,还巧妙地融入了时间和自然的元素,营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美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司马才叔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优秀文学作品永恒价值的颂扬。

作者介绍

张侃
朝代:宋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与尸林

长携一笠逐枯藤,浮月匡云许共登。

既向石头悲断梗,又从海岸觅残灯。

几人患难知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

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伴寒冰。

(0)

寄乾公

挈杖寻君君未归,君归余又掩山扉。

身閒未许长看剑,露冷何须短后衣。

叹息三良身莫赎,经营半亩事仍非。

低头且就衡门下,静卧西风待晓晖。

(0)

得博罗信三首·其二

莫怨穹苍太不仁,万方此日总成尘。

恩深累代心何憾,命尽全家泪又新。

残日沉山犹望旦,落花辞榭永无春。

寻思最苦身仍在,黯黯风沙愁杀人。

(0)

寄陈吴二子二首·其一

天心边色总冥濛,三子同来尔一翁。

白眼欲枯重著雪,青衫已破又吹风。

但将胸腹长留饿,未必文章好送穷。

惭愧老僧馀舌在,广长终不救囊空。

(0)

诸子过集

几人清晓问幽栖,唤起孤僧意自迷。

到处宫墙皆牧马,极边瓶钵尚闻鸡。

空谈亦可閒消日,大笑何能数过溪。

正好团圞愁别去,土床依旧冷凄凄。

(0)

寄今度

石头旧社羡耆英,数载周旋世外情。

绣佛放参贪米汁,素王遗训足藜羹。

中山华胄尊明道,五岳灵祇笑向平。

为语诸郎抛纸笔,无灾更不用公卿。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