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满华严法界中,香厨底事感天童。
那知本觉从何觉,才悟真空自不空。
若有相时元说梦,到无言处却收功。
一钩月上星三点,汝向西床我面东。
身满华严法界中,香厨底事感天童。
那知本觉从何觉,才悟真空自不空。
若有相时元说梦,到无言处却收功。
一钩月上星三点,汝向西床我面东。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文及翁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从鉴赏角度看,这是一首融合佛理与生活情感的佳作。
"身满华严法界中,香厨底事感天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华严宗教义中寻求自我修行的境况,通过参与寺庙中的香火活动,体验到与佛陀之间的精神联系。
"那知本觉从何觉,才悟真空自不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真理和宇宙本质的思考,以及对禅宗中“真空”概念的理解。通过个人修行,他体会到了“真空”的深奥。
"若有相时元说梦,到无言处却收功。"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皆如梦幻的认识,以及在达到禅定无言之境时,对心灵修为所取得成就的总结。
"一钩月上星三点,汝向西床我面东。"
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独处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同时也可能隐喻着与友人的情谊和分别后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佛理、生活细节以及个人修行体验,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度。
道人避世氛,山腰著祇园。
千夫斸青冥,豁达窗户搴。
鬼神间施设,俨护龙象筵。
法鼓空中鸣,龙卧层崖巅。
幽灵骇今昔,异事樵夫传。
眷兹水云侣,精赏托妙缘。
努力办己事,追驾佛祖肩。
凭高发钟磬,梵音落诸天。
况时解禅缚,迢遥倚层轩。
放意万物外,目送孤鸿翩。
福州多僧天下闻,缁衣在处如云屯。
何人能了一大事,斋鱼粥鼓徒纷纷。
云中复表第二月,何异污渠鉴毛发。
不独诗人水镜昏,定知佛祖龛灯灭。
道人朅来南山下,盖头随分茅一把。
菩萨果地已孤高,石廪峰前更潇洒。
草庵初就来乞名,试往寻之水竹清。
莫讶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总分明。
观君所至金碧焕,公才利用如澄观。
邻僧无赖苦侵疆,何似古人不争畔。
从他三毒痴贪嗔,我自元无一点尘。
携庵南北东西住,万象光中独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