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坡韵二首·其二》
《和东坡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文及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身满华严法界中,香厨底事感天童。

那知本觉从何觉,才悟真空自不空。

若有相时元说梦,到无言处却收功。

一钩月上星三点,汝向西床我面东。

(0)
注释
华严法界:佛教中的宇宙观,象征无尽的智慧和佛法世界。
天童:可能指天神或修行有成的孩子,这里象征着神圣的存在。
本觉:佛教中指人的原始觉悟或真我。
真空:佛教术语,指超越一切现象的绝对真理。
元说梦:比喻在有所表达时,人们往往迷失在幻象中。
西床:古代中国习俗,西床常指客房或供客人休息的地方。
我面东:诗人描述自己与对方相对的方向,可能暗示着某种空间或心境上的对比。
翻译
我身处华严法界的广大世界中,为何会触动天界的童子呢?
谁能告诉我,最初的觉醒是从何处开始的?一旦领悟到真空的本质,其实它并不空缺。
当有所表达时,我们其实是在做梦;到了无需言语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修行成就。
月亮如弯钩,星辰点点,你面对西方,我则面向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文及翁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从鉴赏角度看,这是一首融合佛理与生活情感的佳作。

"身满华严法界中,香厨底事感天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华严宗教义中寻求自我修行的境况,通过参与寺庙中的香火活动,体验到与佛陀之间的精神联系。

"那知本觉从何觉,才悟真空自不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真理和宇宙本质的思考,以及对禅宗中“真空”概念的理解。通过个人修行,他体会到了“真空”的深奥。

"若有相时元说梦,到无言处却收功。"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皆如梦幻的认识,以及在达到禅定无言之境时,对心灵修为所取得成就的总结。

"一钩月上星三点,汝向西床我面东。"

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独处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同时也可能隐喻着与友人的情谊和分别后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佛理、生活细节以及个人修行体验,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度。

作者介绍

文及翁
朝代:宋   字:时学   号:本心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1253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传。《全宋词》据《钱塘遗事》卷一辑其词
猜你喜欢

句·其三

难甘不是唐工部,窃效犹堪艳绣鞍。

(0)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和答陈景卫望湖楼见忆

千岩竞秀。西湖好是春时候。谁知梅雪飘零久。

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天涯万里情难逗。

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

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

(0)

题定山梵放轩

道人避世氛,山腰著祇园。

千夫斸青冥,豁达窗户搴。

鬼神间施设,俨护龙象筵。

法鼓空中鸣,龙卧层崖巅。

幽灵骇今昔,异事樵夫传。

眷兹水云侣,精赏托妙缘。

努力办己事,追驾佛祖肩。

凭高发钟磬,梵音落诸天。

况时解禅缚,迢遥倚层轩。

放意万物外,目送孤鸿翩。

(0)

题能仁照庵绍亨所建

福州多僧天下闻,缁衣在处如云屯。

何人能了一大事,斋鱼粥鼓徒纷纷。

云中复表第二月,何异污渠鉴毛发。

不独诗人水镜昏,定知佛祖龛灯灭。

道人朅来南山下,盖头随分茅一把。

菩萨果地已孤高,石廪峰前更潇洒。

草庵初就来乞名,试往寻之水竹清。

莫讶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总分明。

观君所至金碧焕,公才利用如澄观。

邻僧无赖苦侵疆,何似古人不争畔。

从他三毒痴贪嗔,我自元无一点尘。

携庵南北东西住,万象光中独露身。

(0)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绝

处士庐前门径深,仅留佳句与人吟。

孤山近日无行路,疏影暗香何处寻。

(0)

夜来闻曾性之丘君就二友隔楼吟声不绝以诗柬之

月下归来深闭门,衾寒时倩博山温。

隔楼忽听吟声苦,引得清愁入梦魂。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