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不复羡浮荣,处士头衔字字清。
愧我独无归隐地,上林春晚更听莺。
还家不复羡浮荣,处士头衔字字清。
愧我独无归隐地,上林春晚更听莺。
这首诗《还家不复羡浮荣》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荣誉的淡泊态度。首句“还家不复羡浮荣”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强调了回归家庭、享受宁静生活的价值。次句“处士头衔字字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如同隐居的处士一般,生活简单而纯净,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尘埃。
后两句“愧我独无归隐地,上林春晚更听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与向往。他自感未能找到理想的归隐之地,只能在想象中享受春天上林之中黄莺啼鸣的美好景象。这种遗憾中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归隐生活与世俗荣誉,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局限性的深刻反思。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自然景观的敏感捕捉与深刻思考。
人心元至虚,天下本无事。
举世役于形,扰扰谁暂置。
先生自超俗,涵养老逾粹。
妙契无名翁,深造静閒味。
壶中贮日月,胸次纳天地。
婆娑阅四序,物物见春意。
林花高下红,庭草浅深翠。
一笑扶瘦筇,行吟散微醉。
桃叶桃根逐水流,冷烟凉月几番秋。
篱边强作春风面,满地黄金不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