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常欲厌,黓里却宜晴。
溪瘠容鱼穴,风恬安雁程。
空山岩出相,老树叶生声。
此景吟不尽,明朝重细评。
久晴常欲厌,黓里却宜晴。
溪瘠容鱼穴,风恬安雁程。
空山岩出相,老树叶生声。
此景吟不尽,明朝重细评。
这首诗名为《晴行》,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晴朗天气后,内心渴望些许阴雨,而在阴暗的环境中反而感到适宜。他观察到溪流因干旱而显得贫瘠,但鱼儿仍能找到藏身之处;风势平静,适合大雁的飞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空山之中岩石裸露的景象,以及老树在静谧中发出沙沙声响,这些自然细节富有诗意。
诗人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感叹美景难以尽述,决定留待明天再细细品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
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旧说诗坛不可攀,岂期于此得窥斑。
茫茫世事催人别,数见犹期数日閒。
已后儿曹疾走夸,分同杜叟客忠嘉。
白衣莫致有名物,青眼谩看无数花。
念我岂无岩壑暇,从君恐及簿书哗。
不唯孤负登临约,亦觉诗筒到眼赊。
杉自谁人种,梅从何代栽。
腹空雷有击,根古土无培。
要是百年物,曾经几客来。
直哉虽见录,清矣可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