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铗归来日,貂裘欲敝时。
吾亲怜久客,扶杖喜相持。
款款谈征路,依依问旧知。
自朝还至暮,尽室慰离思。
长铗归来日,貂裘欲敝时。
吾亲怜久客,扶杖喜相持。
款款谈征路,依依问旧知。
自朝还至暮,尽室慰离思。
这首清代诗人王鸿绪的《归来二首(其一)》描绘了主人公在远离家乡许久后,终于回归故里的场景。"长铗归来日"以剑喻归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期待。"貂裘欲敝时"暗示了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吾亲怜久客"体现出家人对游子的牵挂和关怀,"扶杖喜相持"则描绘出老父老母颤巍巍地迎接归来的温馨画面。接下来的"款款谈征路,依依问旧知"展现了主人公与亲朋好友重逢时的亲切交谈和深深的情感交流。
最后两句"自朝还至暮,尽室慰离思",写尽了全家团聚的欢乐时光,以及归来后对离别思念之情的彻底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家庭亲情和乡愁的主题。
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
卷开锦水霞光烂,吟入峨嵋雪气清。
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应怜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
船满琴书与酒杯,清湘影里片帆开。
人归南国乡园去,雁逐西风日夜来。
天势渐低分海树,山程欲尽见城台。
此身未别江边寺,犹看星郎奉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