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江上待寒潮,归去孤村正寂寥。
却忆山钟谁共听,诃林寺里赤阑桥。
扁舟江上待寒潮,归去孤村正寂寥。
却忆山钟谁共听,诃林寺里赤阑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着小船在江上等待寒冷的潮水退去的情景,他即将离开繁华之地,回到孤独的山村。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扁舟江上待寒潮”,以“扁舟”点明行舟之轻便与简朴,而“寒潮”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冷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独自在江上等待潮水退去,预示着他即将踏上归途,告别当前的生活。
次句“归去孤村正寂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即将回归的场景。孤村的“寂寥”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空旷,也暗含了情感上的孤独与寂寞。这里通过“正”字强调了此刻的寂静正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开繁华、回归宁静生活的复杂心情。
后两句“却忆山钟谁共听,诃林寺里赤阑桥”,转而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同聆听山寺钟声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山钟”象征着过去的相聚与欢乐,“诃林寺”与“赤阑桥”则是具体地点的描绘,它们共同构成了诗人记忆中的温馨画面。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往友情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思考。
白首除郎已晚哉,民间桑柘手亲栽。
盖棺只著深衣去,行李空担语录回。
主祭遗孤犹未冠,著书残藁漫成堆。
可怜薄命飘蓬客,虚事江西莫府来。
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
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飕。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
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
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