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七言十首·其二》
《杂咏七言十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雪萧太傅几罹祸,讼石中书又纳忠。

岂可朝无宗室老,不知家有国师公。

(0)
注释
雪:形容环境恶劣或代指战乱。
萧太傅:历史人物,可能指萧何或萧衍等姓萧的官员。
罹祸:遭受祸患或灾难。
讼石中书:可能指古代的一种象征或典故,中书可能是官职名。
纳忠:表达忠诚,献出忠心。
岂可:怎能。
朝无:朝廷中没有。
宗室老:皇室的长辈。
家有:家中有。
国师公:国家的宗教领袖或德高望重的人。
翻译
雪中的萧太傅多次遭遇灾祸,
在诉讼石中书又表现出忠诚的行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政治隐喻和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某种心境或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雪萧太傅几罹祸" 这一句中的“雪”和“罹”都有清洁、纯净之意。雪代表着纯洁无瑕,而“罹”则是一种古代用来洗涤罪孽的刑罚工具。在这里,“雪萧太傅几罹祸”,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某位高官(太傅)的清廉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像雪一样纯洁,即使在多次的考验和磨难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清白。

"讼石中书又纳忠" 这句话中的“讼”字有争论、辩解之意,而“石中书”则是指古代的一种刻石记事的方式,象征着不易磨灭的历史记录和真相。而“纳忠”则意味着把忠诚纳入其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事件或人物坚守忠诚,不畏强权,敢于争辩,以正视听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话 "岂可朝无宗室老,不知家有国师公" 则是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现象的不满和批判。在这里,“岂可”意味着“难道可以”,而“朝无宗室老”则是在说朝廷中缺乏德高望重的长者。“不知家有国师公”则是在反问,为何人们不知道自己家中竟然有像国师(国之教师)一样的人物。这里的“国师公”很可能是对某位德高望重、在朝廷中拥有极高威望者的尊称。

总体来看,这几句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中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那些能够保持忠诚和纯洁品质的人物的赞赏之情。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一翠亭二首·其一

隔水山青欲染衣,一檐云影树高低。

白鸥似笑客尘土,飞过亭前却下溪。

(0)

山行·其二

吾州固多士,霞佩相上下。

懿哉考亭老,伊洛与并驾。

清庙荐鼎彝,黄琮加缫藉。

遂令晋之鄙,嗜学如嗜炙。

岂徒挟老笔,秋风趁雄跨。

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

要当抱遗经,与帝陈广厦。

平津二三策,夫我则不暇。

士以器识先,兰鲍在所化。

行矣其勉旃,勿为子虚诧。

(0)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十

老守最忧农,往来思虑忡。

半时半刻里,一饭一茶中。饥溺真犹己,恫■在厥躬。

天高元听下,一念岂难通。

(0)

牡丹中白牡丹

春风吹我入仙家,香胜烧兰红胜霞。

别有玉盘盛露冷,天教晚发赛诸花。

(0)

梅花集句·其一八七

风起塞云断,飞花入户香。

孤城吹角罢,一镜有愁霜。

(0)

梅花集句·其四十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头归客木兰船。

愁肠断处春何限,忍把敲吟旧竹鞭。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