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祇谬悠。
回首故园三叹息,喜公归路两经由。
怀乡谁不思邱首,游宦余方愧督邮。
千里相忘未归去,家山时向梦中求。
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祇谬悠。
回首故园三叹息,喜公归路两经由。
怀乡谁不思邱首,游宦余方愧督邮。
千里相忘未归去,家山时向梦中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送叶表侄归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叶表侄离别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枌榆离别几春秋"描绘了长久的分别,暗示了友情深厚和时光流转。"作计吴中祇谬悠"则流露出诗人对在吴中的生活计划感到迷茫,暗含对家乡的怀念。
"回首故园三叹息"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三次叹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喜公归路两经由"则转而为叶表侄能两次经过家乡而感到一丝欣慰,但也透露出自己不能归乡的遗憾。
"怀乡谁不思邱首"进一步强调了普遍的思乡之情,"游宦余方愧督邮"则以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在外做官未能尽孝的愧疚,督邮一职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责任和羁绊。
最后两句"千里相忘未归去,家山时向梦中求"揭示了诗人虽然与叶表侄千里相隔,但对家乡的思念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常常在梦中追寻那片熟悉的"家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青青江上草,片帆浪暖,初泊渡头沙。
翠筇便瘦倚,问酒垂杨,影里那人家。
东风未许,漫媚妩、轻试铅华。
飘佩环、玉波秋莹,双髻绿堆鸦。空嗟。
赤阑桥畔,暗约琴心,傍秋千影下。
夜渐分、西窗愁对,烟月笼纱。
离情暗逐春潮去,南浦恨、风苇烟葭。
肠断处,门前一树桃花。
六波烟黛浮空远,南陌嘤嘤,乔木初迁,纱窗无眠,画阑凭晓。
看并宿暗黄深,织雾金梭小。
那人携酒听时,料把春来,诗梦惊觉。飞绕。
翠接断桥云,绿漾新堤草。
数声娇啭,婉娩如愁,调簧弄歌尖巧。
随燕啅软尘低,蝶妥游丝袅。
最怜舞絮飞花,唤却东风老。
流莺唤梦,芳草带愁,东风料峭寒色。
又见杏浆饧粥,家家禁烟食。江湖几年倦客。
曾惯识、凄凉岑寂。苦吟瘦,萧索诗肠,空愧郊籍。
春事正溪山,柳雾花尘,深映翠萝壁。
更谢多情双燕,归来旧庭宅。情丝乱游巷陌。
怅容易、万红陈迹。酒旗直,绿水桥边,犹记曾识。
古堤直。隔水轻阴扬碧。
东风路,还是舞烟眠露,年年自春色。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斜阳外,千缕翠条,彷佛流莺度金尺。长亭半陈迹。
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
倦游尚南北。恻恻。怨怀积。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
眉颦不尽相思极。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
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
杜鹃啼老春愁,泪痕吹作胭脂雨。
飞花乱点,东风枝上,红翔翠翥。
丹穴鸣初,碧梧栖未,凄凉山坞。
怅琼姬梦远,玉箫声断,孤鸾影、对谁舞。
林下风光自许。算何必、玉京瑶圃。
阑干醉倚,游尘香散,芳菲无主。
经院僧眠,月楼钟静,欲飞还驻。
待青松、化尽苍龙头角,共乘云去。
云黄天为低,窗白雪初作。
幽人睡方觉,帘外舞万鹤。
斜斜既可人,整整亦不恶。
不知来何暮,遂失梅花约。
东风桃杏暖,不受珠玑络。
聊回万斛润,点点付藜藿。
幽人无酒饮,一笑供酬酢。
岁晚会复来,相期在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