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集尹冲玄枕流亭留题》
《九日集尹冲玄枕流亭留题》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谁云溪小不容船?时有潮声到枕边。

清净一泓同颍水,逍遥三径是尧年。

眠鸥傍砌通幽梦,密树笼云护醉仙。

试问匡床菊丛里,何如高立碧峰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尹冲玄枕流亭的独特魅力。首句“谁云溪小不容船?”以反问的形式,巧妙地引出溪流虽小却能容纳船只的意象,暗示了空间的无限与心灵的广阔。接着,“时有潮声到枕边”一句,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感受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清净一泓同颍水,逍遥三径是尧年。”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尹冲玄枕流亭的水比作清澈的颍水,表达了对水质纯净的赞美;同时,以“逍遥三径是尧年”来比喻亭中道路的悠长与历史的深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眠鸥傍砌通幽梦,密树笼云护醉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眠鸥象征着闲适与自由,它们在石阶旁沉睡,似乎在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境。而密树与云雾的结合,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守护着那些寻求心灵慰藉的“醉仙”。

最后,“试问匡床菊丛里,何如高立碧峰巅?”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在宁静的亭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与站在高处俯瞰山川的壮丽景象相比,哪种更能触动人心。这一问,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尹冲玄枕流亭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立春后泛舟山堂寻陈肖坡学博故居

旧隐今何处,幽寻荡桨行。

人家多近水,春树已藏莺。

石净尘无迹,溪洄瀑有声。

桃源深不见,遥望白云生。

(0)

小忽雷歌

文梓巧琢张鹍弦,凤皇曲项宫锦缠。

紫绦葳蕤搭左肩,大音函胡小折廉。

发响倏忽雷阗阗,韩公进自兴元年。

玉钗红袖人五千,忽雷入队乐部全。

兴元天子方播迁,琼林大盈流布泉。

有司随例进羡钱,长蛇封豕横八埏。

犹敕大官开玳筵,文孙累叶更葸然。

巨珰次第司天权,太和岁终何颠连。

紫宸班定臣约前,奏曰左仗丹榴然。

甘露凝结如珠圆,臣训鞠?拜舞虔。

幕兵未出户已穿,软舆六尺诸珰牵。

臣行余璠节钺专,将士喘缩尻脊卷。

宫门飞埃横紫烟,女官执乐清泪涟。

忽雷寂莫归市廛,一千年后谁留传。

秘器真赝空覃研,无乃燕石夸瑶璿。

我时力耕研北田,癖古炙毂谈夷坚,泚笔聊赋忽雷篇。

(0)

辛未九日登乌石山·其二

山南山北转纡徐,筋力虽衰兴有余。

济胜岂须寻蜡屐,探幽祇合坐篮舆。

踏残黄叶前朝寺,剔遍青苔过客书。

怀古登高两夐绝,不应虚度闭门居。

(0)

题山水画册·其十

四山暗同云,天地一何肃。

衰柳凝寒烟,冻禽静且伏。

悄然孤篷底,能否斗酒足。

近村无镫火,冥濛此焉宿。

喔喔天鸡鸣,晨光启东旭。

(0)

庭柏旱久色悴漫赋

列纛本长青,颇讶杂黑黄。

虽云异彫落,黯然多不扬。

岂伊渴天泽,姿貌摧昂藏。

应坐旱尘封,莫听劲色彰。

严风凝霿雾,挂树繁晓霜。

日出但微泫,安能发故光。

何时甘雪尺,高檠射深窗。

翳霾尽漱浣,豁见翠凤翔。

北岭苍髯身,凌寒皎相望。

(0)

枫岭道中

过岭人家近,村村绕石田。

截流通野曲,架竹引山泉。

鸟下冲寒霭,僧归破夕烟。

梅化应似我,零乱灞桥边。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