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何人肯拔尤,周民何友亦何雠。
还家久类苏耽鹤,溷世聊歌宁戚牛。
笔在不妨书甲子,诗亡谁为作春秋。
百年修短终归尽,倚杖看山任白头。
朝暮何人肯拔尤,周民何友亦何雠。
还家久类苏耽鹤,溷世聊歌宁戚牛。
笔在不妨书甲子,诗亡谁为作春秋。
百年修短终归尽,倚杖看山任白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其二)》。诗中以“朝暮”开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何人肯拔尤,周民何友亦何雠”两句,运用反问手法,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保持正直和善良。接下来,“还家久类苏耽鹤,溷世聊歌宁戚牛”两句,通过类比苏耽的仙鹤和宁戚的耕牛,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俗,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笔在不妨书甲子,诗亡谁为作春秋”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通过文字记录时间的流转;而如果诗歌艺术衰落,又有谁能为历史留下公正的记载呢?最后,“百年修短终归尽,倚杖看山任白头”两句,以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生的有限性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即使年华老去,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德、艺术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茂宰远见招,偶此到公府。
留连日复日,及兹已徂暑。
子乃自远回,衣湿冒风雨。
如何父母邦,栖栖若行旅。
赖有同心朋,尊酒忘宾主。
谓言丧乱馀,一饭皆天与。
我亦念前冬,登山听鼙鼓。
然火中夜行,子实同此苦。
虎口幸脱生,佚老还可许。
且当浩浩歌,无为踏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