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胡罗诸公与之研究,曾左李诸公与之引伸,抱满腔为国得人实心,鼓策贤才,推暨百年此老力;
千万言苦口不计毁誉,七万里孤忠不计利害,是平日读书养气特识,辟通声教,隐窥三代大臣心。
江胡罗诸公与之研究,曾左李诸公与之引伸,抱满腔为国得人实心,鼓策贤才,推暨百年此老力;
千万言苦口不计毁誉,七万里孤忠不计利害,是平日读书养气特识,辟通声教,隐窥三代大臣心。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郭嵩焘的卓越贡献与高尚品德。上联“江胡罗诸公与之研究,曾左李诸公与之引伸”表明郭嵩焘的研究与思想影响了众多的学者与政治家,他的智慧与见解在学术与政治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播。
下联“抱满腔为国得人实心,鼓策贤才,推暨百年此老力”则进一步阐述了郭嵩焘对国家人才的重视与培养,他以满腔热情致力于发现和培养贤能之士,其努力与贡献持续了一百年之久,体现了他深远的影响与持久的价值。
接着,“千万言苦口不计毁誉,七万里孤忠不计利害”这两句描绘了郭嵩焘在言论与行动上的坚持与勇气。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畏艰难险阻,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是平日读书养气特识,辟通声教,隐窥三代大臣心”总结了郭嵩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他通过勤奋学习,养成了独特的见识和气度,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能够理解并传承古代治国之道,洞察历代大臣的心志,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政治智慧。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郭嵩焘个人成就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其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评价。
东邻肃嘉客,夙起罗芳樽。
我亦戒旦兴,晨熹正候门。
圆月归西谷,薄寒袭吟魂。
三杯清人芽,一筒金丝薰。
忽然丛薄里,绛纱乘朝云。
嫣然向我笑,中有白露痕。
卯酒似已醉,迎风带微醺。
我考史月表,尚疑未及辰。
先期引黄菊,排日伴幽荪。
东邻满瓮酒,将无特为君。
我心对花醉,不须十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