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
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
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
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
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
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
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
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两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通过松林小径和夜晚的蝉鸣声,展现了深山中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接着“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独自沉浸的内心世界,无人知晓他那份淡泊名利、寂寞而又自得的情怀。
“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则写出了诗人在山中吟咏和垂钓的情景,白云聚散似乎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而那清澈的水潭,则映射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心灵世界。
最后,“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中的“琼树”和“凤兮”,都是古代美好事物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处之地的美丽以及他本人的高洁品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那种超然世俗、保持内在纯净的精神追求。
解缆尚徘徊,放溜舟自发。
微嫌江水急,烟树失仓卒。
周遭石矼旁,淫淫动浮沫。
草根风露重,一路秋虫咽。
遥望郭外树,顿觉山坡阔。
波间星琐碎,树隙镫明灭。
弭节风吹衣,归踏街心月。
谯楼秋点长,清歌犹未歇。
前年风雪中,送君还乡里。
今年暮春天,别君凤城里。
单车走滇南,中道靡所止。
东西感鸿飞,岁月惊马齿。
旧时欢燕深,离索复于此。
他年再相见,须鬓可知矣。
努力供奉班,圭璋式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