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岫烟峦插碧空,诛茅结广绿阴中。
苔痕乱点参差石,竹影纷披淡荡风。
十亩芳塘云树绕,半帘飞瀑野桥通。
烦君添个寒江艇,容我疏狂下钓筒。
雾岫烟峦插碧空,诛茅结广绿阴中。
苔痕乱点参差石,竹影纷披淡荡风。
十亩芳塘云树绕,半帘飞瀑野桥通。
烦君添个寒江艇,容我疏狂下钓筒。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山水画卷。首句“雾岫烟峦插碧空”,以雾气缭绕的山峦插入碧蓝的天空起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诛茅结广绿阴中”一句,描绘了在茂密的绿荫中建造的茅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苔痕乱点参差石,竹影纷披淡荡风”两句,通过苔藓点缀的石头和随风摇曳的竹影,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生动与自然之美。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十亩芳塘云树绕,半帘飞瀑野桥通”则将视线转向水边,一片环绕着云树的芳塘映入眼帘,半开的窗帘后,瀑布飞流直下,野桥横跨其上,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和谐统一的山水景观图。
最后,“烦君添个寒江艇,容我疏狂下钓筒”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美景中,能有一艘小船,让他能够悠闲地垂钓,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细腻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巅崖凿透苔花碧,绕涧风来竹香湿。
龙头蜕骨蛰不飞,老壳中枵含古质。
横林六月秋生衣,垂帘冬夜春浮笔。
主人梦觉邯郸来,乍得幽深快胸臆。
君不见玉关将军冰雪肌,庙堂谟臣安危机。
一发不中群口讥,昨日把笏今扶犁。
谁知赵侯鬓未衰,中流勇退世所推。
却愁此志不终遂,再使腾踏今昌期。
玄卿难再得,本是餐霞人。
高怀独超物,洞鉴亦绝伦。
君自江东我吴下,早岁联翩侍金马。
御榻赐书凡一束,仙苑偷桃动盈把。
紫虚元君之玉诀,青城先生教我者。
感君多道气,探怀为君写。
学士承旨平原公,许我与君扬□同。
一时标名两外史,羽衣白茅立下风。
我还句曲廿馀载,君乘輶轩历烟海。
归锦桥西结草楼,楼中袱被长相待。
风烟山水共追寻,福临洞口话离心。
年深书字化为碧,白首苍茫成古今。
圣井山崩数千尺,君从群龙去无迹。
困顿盐车筱岭头,此日思君复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