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归潜洞》
《题归潜洞》全文
元 / 魏初   形式: 古风

巅崖凿透苔花碧,绕涧风来竹香湿。

龙头蜕骨蛰不飞,老壳中枵含古质。

横林六月秋生衣,垂帘冬夜春浮笔。

主人梦觉邯郸来,乍得幽深快胸臆。

君不见玉关将军冰雪肌,庙堂谟臣安危机。

一发不中群口讥,昨日把笏今扶犁。

谁知赵侯鬓未衰,中流勇退世所推。

却愁此志不终遂,再使腾踏今昌期。

(0)
鉴赏

这首元代魏初的《题归潜洞》描绘了一处山洞的幽深与神秘。首句“巅崖凿透苔花碧”,写出了洞穴深处石壁经过风雨侵蚀,长满了碧绿的苔藓,显得生机盎然。次句“绕涧风来竹香湿”,则通过涧风带来的竹香,暗示了洞口附近竹林的清新气息。

“龙头蜕骨蛰不飞”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暗指洞内曾有龙的传说,如今龙已隐退,只剩下空壳。“老壳中枵含古质”,进一步强调洞穴的历史悠久和内在的沉静气质。

“横林六月秋生衣,垂帘冬夜春浮笔”两句,通过四季变换的想象,展现了洞内环境的宁静与变化,仿佛时间在这里流转缓慢。“主人梦觉邯郸来,乍得幽深快胸臆”表达了主人在洞中得到心灵上的宁静与愉悦。

接下来诗人以历史人物为喻,借玉关将军和庙堂谋臣的遭遇,表达对主人公退隐生活的感慨。他们虽然遭遇挫折,但赵侯能适时退隐,受到世人的推崇。最后两句“却愁此志不终遂,再使腾踏今昌期”,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退隐生活能够实现其志向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未来的岁月里再次展现才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洞穴为载体,寓言人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魏初

魏初
朝代:元   字:太初   号:青崖   籍贯: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初秋小疾效俳谐体

宿疢逢秋剧,衰容逐日添。

专房一竹几,列屋万牙签。

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

晚来风月好,一笑捲疏帘。

(0)

初春

柳拂朱桥湖水生,园林处处听新莺。

亦知人世当行乐,无奈春阴不肯晴。

走马章台身纵老,看花杜曲眼犹明。

只应诗思年来减,预怯同游议罚觥。

(0)

迂拙

迂拙宜归早,乘除得死迟。

老稀朝市梦,穷足道途诗。

哗世无它技,忘怀自一奇。

故溪幽绝处,惟许白鸥知。

(0)

西林院

一邦尽对江边像,试比西林总不如。

群玉萧森开士宅,五云飞动相君书。

磴危渐觉山争出,屐响方惊阁半虚。

安得弃官长住此,一杯香饭荐珍蔬。

(0)

自嘲

野老家风子未知,天教甫里出孙枝。

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

是处登临有风月,平生扬历半宫祠。

即今个事浑如昨,唤作朝官却自疑。

(0)

老态二首·其二

寡欲贫何损,无才老更宜。

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

饭已频摩腹,儿来暂解颐。

尚悲吴蜀远,未免故人思。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