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二》
《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0)
注释
赤甲:形容红色的甲壳,可能指某种植物或地貌特征。
白盐:白色的盐粒,可能是自然景观中的元素。
碧丛丛:碧绿的丛林,形容植被茂盛。
半山人家:位于半山腰的人家。
草木风:花草树木随风摇曳。
榴花:石榴花,夏季开花,颜色鲜艳。
红似火:形容石榴花盛开的状态,色彩炽烈。
荔子:荔枝,热带水果,夏季成熟。
天凉未肯红:即使天气转凉,荔枝也不肯变红(暗示荔枝成熟晚于其他水果)。
翻译
红色的甲壳和白色的盐粒点缀着碧绿的丛林,半山腰上的人家沐浴在花草树木的风中。
满山的石榴花开得如火般热烈,而荔枝在天气转凉时仍未变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的自然景色和物候特点。"赤甲白盐碧丛丛",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山势的壮丽,赤色的岩石与白色的盐晶相映生辉,丛丛翠绿的竹木点缀其间,展现出山间的生机盎然。"半山人家草木风",进一步描绘了山腰处的人家隐匿在茂密的草木之中,微风吹过,更显宁静与和谐。

"榴花满山红似火"是诗中的高潮,将五月榴花盛开的景象比喻为熊熊烈火,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鲜艳和热烈,仿佛燃烧着的热情照亮了整个山头。然而,"荔子天凉未肯红"又带来一丝对比,暗示荔枝这种水果在天气转凉时还未成熟,呈现出不同于榴花的耐寒特性,也暗含了时光流转和季节变化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夔州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植物,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敏感观察,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范成大的诗笔细腻,语言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风景之中。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一

笃耨清香步障遮,并桃冠子玉簪斜。

一时风物堪魂断,机女犹挑韵字纱。

(0)

记梦

玄衣仙子从双鬟,缓节长歌一解颜。

满引铜杯效鲸吸,低回红袖作弓弯。

舞留月殿春风冷,乐奏钧天晓梦还。

行听新声太平乐,先传五拍到人间。

(0)

扈从朝献四首·其二

夕郎同列升金殿,分立虚皇宝座前。

天子参神来缛位,侍臣夹跪御炉边。

(0)

减字木兰花.李公麟山阴图

山阴道士。鹤目龟趺多秀气。右领将军。

萧散精神一片云。东山太傅。落落龙骧兼虎步。

潦倒支公。穷骨零丁少道风。

(0)

好事近·其五

分手又三秋,犹记花时歌别。

每念征帆归晚,误五湖风月。

清江休望使君来,指日趋天阙。

婿玉翁冰相映,看紫薇花发。

(0)

和马丈游刘园

槐柳参差覆地阴,薰风院落日沉沉。

酒馀不觉愁何在,花底直疑春可寻。

江水无情犹北渡,淮岑相对漫南音。

凭高最动归与念,卧听疏蝉出晚林。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