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
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
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
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
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
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
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
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
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
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
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赋马漕桂岩》,描绘了广东罗浮山的壮丽景象和神话传说。诗人以岱舆、招摇、罗浮等名山为背景,展现了山势的巍峨和神秘。月桂、花秋等元素增添了诗意,暗示了仙境般的氛围。诗人还提到了广东使者富民侯,他虽身处狭小之地,却能领略到罗浮山的清幽与宏大。接下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侯爷对罗浮山的想象和掌控,仿佛能缩小天地、移山填海。
诗中还穿插了蓬莱仙岛的变迁,以及罗浮山的琼瑶古木、玗珠老树等奇幻景象。花环、沆瀣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美妙。诗人将炎热的广东比作广寒宫,鲍肆变为香积界,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最后,诗人以“元戎大字蟠蛟虬”赞美马漕桂岩的壮观,并表达了与自然共融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造物一同休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曾丰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现。
犯寒送客只劳神,上到危亭眼顿新。
雪汁滈人清入髓,莫将杉袖障头巾。
乌府何缘著佞臣,紫皇亲擢得斯人。
金册半粒回元气,玉宇祟朝作好春。
不惜孤身轻一叶,坐令九鼎重千钧。
万生回首求梁栋,未要沱江理钓缗。
大江东西湖南北,鹄袍学子森如竹。
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道此水源。
清纯先生刘夫子,冷笑俗儒钻故纸。
梦中亲见大小程,为渠剌船入洙泗。
唴我结发从先生,日日看子趋鲤庭。
先生命子却从我,小窗短檠共灯火。
陋巷柴扉共寒饿,安知头上天几大。
子今行李寄大宁,翩然束书游帝城。
袖中一卷经济策,天关九虎叫不应。
朝来忽见毛生剌,看来看去惊且喜。
风花聚散二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
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说。
我有故山江之西,秪遣思皈不遣皈。
赠行聊借退之诗,石头城下一杯酒,便是此生长别离。
陆机二十作文赋,刘君二十诣大常。
桃花浪险阿香怒,点破龙额归西江。
平津六十策第一,刘君五十赐袍笏。
一官初入八桂林,官无早晚在努力。
大师大漕两德星,总是青原旧使君。
若问公堂阶下吏,便是三瑞堂前门生前进士。
梅莟苍香边蹈雪来,杏花雨里带春回。
明朝解缆还千里,今日看花更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