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任大参勉之福建》
《送任大参勉之福建》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都亭南望路迢迢,仗拥双旌引去轺。

官拜大参行外省,人推清誉满中朝。

风回海舶珠犀集,雨洗闽山瘴沴消。

服远最宜恩信立,伫听嘉政播民谣。

(0)
鉴赏

此诗为明代王绂所作《送任大参勉之福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首联“都亭南望路迢迢,仗拥双旌引去轺。”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都亭南边,道路漫长,友人乘坐的轺车在两面旌旗的引领下渐行渐远。通过“路迢迢”和“仗拥双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离愁的氛围。

颔联“官拜大参行外省,人推清誉满中朝。”赞扬了友人任大参的官职与品德。他被任命为外省的大参,其清廉的名声在朝廷内外皆有极高的声誉。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职位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颈联“风回海舶珠犀集,雨洗闽山瘴沴消。”转而描绘了友人赴任地福建的自然景象。海上的船只在风的吹拂下聚集,象征着贸易的繁荣;雨水洗净了闽山的瘴气,预示着友人将带来清新的变革与希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特点,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带来积极变化的美好祝愿。

尾联“服远最宜恩信立,伫听嘉政播民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任后能树立恩德与信誉,施行善政,赢得民众赞誉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友人能力的充分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品德、才能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任福建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庐陵谒忠节祠

两间王气此诸公,万古香名祀一宫。

人代纲常元未坠,侯邦章典故应崇。

冠裳列宿辉光动,朝世沧桑运劫空。

二百里来瞻庙貌,不堪庭木起秋风。

(0)

山水画

长松拂云生昼寒,沙上草阁俯江湍。

幽人竟日少尘事,白鸟青天到倚阑。

(0)

画·其二

看山亭上晚凉多,曲曲朱栏瞰玉河。

一派响泉云外落,长流不息似恩波。

(0)

张廷瑞画竹为陈体方

古时张旭善草书,草书名重人难如。

不攻草书攻墨竹,有孙今向虞山居。

醉吟先生醉乡客,清风两腋生衣□。

溪藤求写作便面,形影半弯堪捲舒。

白云孤飞洒苍雪,墨汁忽吐金蟾除。

相灵何处报琴瑟,九疑一望连郊墟。

琅玕不碎铁如意,翡翠却胜红芙蕖。

秋声彷佛动毫末,风吹仙梦游华胥。

先生爱我旧莫逆,珍重示我过茅庐。

蔷薇露香为沐手,老眼披玩尘消除。

□飙满座惬清兴,抵用金杯浮玉蛆。

纷纷花草空自媚,此君敬慕心长虚。

愿留高枝款栖凤,莫取长竿供钓鱼。

人生踪迹类萍水,日月安可延居诸。

平生共保岁寒节,白发满头情有馀。

(0)

绛山书院图

绛山高峨峨,绛水流汤汤。

山水出雄固,城池建封疆。

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

鸡犬自鸣吠,风俗多淳良。

爰有读书院,轮奂居中央。

青衿日济济,探讨攻文章。

岂惟惜一馀,亦乃明五常。

规模似邹鲁,时世逢虞唐。

学成致登用,高步纡岩廊。

而君昔此游,别来岁己长。

丹青写其图,以慰心遑遑。

怀土众所同,伟哉重义方。

作诗为赞美,攸久期播扬。

(0)

明妃曲

明妃生长巫山村,雨露未沐椒房恩。

写图召幸在当日,不赂画工君不识。

一朝远嫁辞冕旒,重瞳相见难相留。

法刀虽斩毛延寿,倾城倾国宁再有。

至今青冢草离离,琵琶尚传哀怨词。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