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南望路迢迢,仗拥双旌引去轺。
官拜大参行外省,人推清誉满中朝。
风回海舶珠犀集,雨洗闽山瘴沴消。
服远最宜恩信立,伫听嘉政播民谣。
都亭南望路迢迢,仗拥双旌引去轺。
官拜大参行外省,人推清誉满中朝。
风回海舶珠犀集,雨洗闽山瘴沴消。
服远最宜恩信立,伫听嘉政播民谣。
此诗为明代王绂所作《送任大参勉之福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首联“都亭南望路迢迢,仗拥双旌引去轺。”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都亭南边,道路漫长,友人乘坐的轺车在两面旌旗的引领下渐行渐远。通过“路迢迢”和“仗拥双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离愁的氛围。
颔联“官拜大参行外省,人推清誉满中朝。”赞扬了友人任大参的官职与品德。他被任命为外省的大参,其清廉的名声在朝廷内外皆有极高的声誉。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职位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颈联“风回海舶珠犀集,雨洗闽山瘴沴消。”转而描绘了友人赴任地福建的自然景象。海上的船只在风的吹拂下聚集,象征着贸易的繁荣;雨水洗净了闽山的瘴气,预示着友人将带来清新的变革与希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特点,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带来积极变化的美好祝愿。
尾联“服远最宜恩信立,伫听嘉政播民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任后能树立恩德与信誉,施行善政,赢得民众赞誉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友人能力的充分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品德、才能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任福建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古时张旭善草书,草书名重人难如。
不攻草书攻墨竹,有孙今向虞山居。
醉吟先生醉乡客,清风两腋生衣□。
溪藤求写作便面,形影半弯堪捲舒。
白云孤飞洒苍雪,墨汁忽吐金蟾除。
相灵何处报琴瑟,九疑一望连郊墟。
琅玕不碎铁如意,翡翠却胜红芙蕖。
秋声彷佛动毫末,风吹仙梦游华胥。
先生爱我旧莫逆,珍重示我过茅庐。
蔷薇露香为沐手,老眼披玩尘消除。
□飙满座惬清兴,抵用金杯浮玉蛆。
纷纷花草空自媚,此君敬慕心长虚。
愿留高枝款栖凤,莫取长竿供钓鱼。
人生踪迹类萍水,日月安可延居诸。
平生共保岁寒节,白发满头情有馀。
《张廷瑞画竹为陈体方》【明·徐庸】古时张旭善草书,草书名重人难如。不攻草书攻墨竹,有孙今向虞山居。醉吟先生醉乡客,清风两腋生衣□。溪藤求写作便面,形影半弯堪捲舒。白云孤飞洒苍雪,墨汁忽吐金蟾除。相灵何处报琴瑟,九疑一望连郊墟。琅玕不碎铁如意,翡翠却胜红芙蕖。秋声彷佛动毫末,风吹仙梦游华胥。先生爱我旧莫逆,珍重示我过茅庐。蔷薇露香为沐手,老眼披玩尘消除。□飙满座惬清兴,抵用金杯浮玉蛆。纷纷花草空自媚,此君敬慕心长虚。愿留高枝款栖凤,莫取长竿供钓鱼。人生踪迹类萍水,日月安可延居诸。平生共保岁寒节,白发满头情有馀。
https://shici.929r.com/shici/YDPftTk.html
绛山高峨峨,绛水流汤汤。
山水出雄固,城池建封疆。
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
鸡犬自鸣吠,风俗多淳良。
爰有读书院,轮奂居中央。
青衿日济济,探讨攻文章。
岂惟惜一馀,亦乃明五常。
规模似邹鲁,时世逢虞唐。
学成致登用,高步纡岩廊。
而君昔此游,别来岁己长。
丹青写其图,以慰心遑遑。
怀土众所同,伟哉重义方。
作诗为赞美,攸久期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