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赤城标建,九张文锦机连。天何此醉且醺然。
瘴海红潮上面。散绮空花四照,飞丹江草逾鲜。
黄昏好景写云笺。人在夕阳庭院。
万丈赤城标建,九张文锦机连。天何此醉且醺然。
瘴海红潮上面。散绮空花四照,飞丹江草逾鲜。
黄昏好景写云笺。人在夕阳庭院。
这首《西江月·咏霞》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对霞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万丈赤城标建,九张文锦机连。”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霞光比作万丈高耸的赤色山峰,以及织成九幅精美图案的锦缎,形象地描绘了霞光的壮丽与绚烂。
“天何此醉且醺然。瘴海红潮上面。”接着,诗人想象天空如同醉酒般泛起红晕,而霞光则如同红潮般覆盖在瘴海之上,进一步渲染了霞光的热烈与生机。
“散绮空花四照,飞丹江草逾鲜。”霞光如同五彩斑斓的花朵在空中绽放,照亮四周,又如飞舞的丹砂落在江边的草地上,使得草色更加鲜艳,展现了霞光的多彩与活力。
“黄昏好景写云笺。人在夕阳庭院。”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黄昏时分,描绘了一幅人在夕阳下的庭院中,欣赏着霞光美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霞光的美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