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里年光去似流。有计难留。有泪难收。
侍儿莫便捲帘钩。侬亦多愁。花亦多愁。
试将雏燕问情由。秋到知不。秋去知不。
含情几度倚层楼。不欲凝眸。却又凝眸。
病里年光去似流。有计难留。有泪难收。
侍儿莫便捲帘钩。侬亦多愁。花亦多愁。
试将雏燕问情由。秋到知不。秋去知不。
含情几度倚层楼。不欲凝眸。却又凝眸。
这首清代词作《一剪梅》是吕采芝女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词人病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以"病里年光去似流"开篇,直接传达出主人公在疾病缠身时对光阴迅速消逝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有计难留"和"有泪难收"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力感,无法留住美好时光,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
"侍儿莫便捲帘钩"一句,词人通过吩咐侍女不要随意卷起窗帘,暗示自己不愿面对外面的世界,因为那只会加重她的愁绪。"侬亦多愁。花亦多愁"运用拟人手法,将自己与花相比,进一步渲染了愁苦的氛围,连花都似乎能感受到词人的哀愁。
"试将雏燕问情由"一句,词人借雏燕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疑问,寓意着她想知道秋天的到来和离去是否也像人生一样充满了无常。"秋到知不。秋去知不"反复强调对季节更替的不确定,反映出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两句"含情几度倚层楼。不欲凝眸。却又凝眸",词人深情地倚靠在高楼之上,满含情感,既想逃避现实,又忍不住回首往事,这矛盾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病弱女子的视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爱情或生活的执着与无奈。
一夜春风满帝都,禁林清晓宴簪裾。
玉堂乍到惊凡目,金锁徐开见御书。
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
词臣此会人应羡,圣主多才古不如。
日上花砖帘捲后,柳遮铃索雨晴初。
阁前吟罢先沈醉,忘却西垣有直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