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王介轩·其二》
《次韵答王介轩·其二》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懒慢唯应漉酒巾,鹑衣无计合时人。

一瓢陋巷谁能问,四壁秋风独忘贫。

北阙青云随梦远,西山明月忆归频。

卜邻幸与沧洲近,又欲移家住海滨。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诗《次韵答王介轩(其二)》以个人的闲适生活和内心情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首句“懒慢唯应漉酒巾”描绘了诗人慵懒的生活态度,仅以漉酒巾为乐,流露出对世俗忙碌的疏离。接着,“鹑衣无计合时人”借衣着简朴暗示自己不合时宜于当世,表现出不慕荣华的清高。

“一瓢陋巷谁能问,四壁秋风独忘贫”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和内心的宁静,即使在清贫中也能忘却贫困,体现出淡泊名利的境界。后两句“北阙青云随梦远,西山明月忆归频”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遥远和对故乡的思念,梦想虽遥不可及,但对家乡的怀念却频繁涌上心头。

最后两句“卜邻幸与沧洲近,又欲移家住海滨”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接近海景的理想生活,希望能在宁静的海边过上更加远离尘嚣的日子。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志趣。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其四长廊岩

脩岩如长廊,下有流泉注。

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0)

送胡适斋先生教授瑞州

大冶平生铸金手,干莫鼎彝随质就。

萧骚霜鬓海陵风,两眼眵昏数科斗。

陋邦文采狸豹变,潮永他年说韩柳。

天官铨材定铢寸,还我耆儒善江右。

高安道院士素淳,近来与化移易否?

安定传家教条在,培植嘉生待薪槱。

莫言冷官只文字,钱谷簿书更纷纠。

几何出入漫不省,诡对未宜师户牖。

韦编一束当韦佩,大耐规模当大受。

此日沙头一杯酒,先生东下仆南首。

坐看安定门人多,四海同风轶嘉祐。

(0)

春日效宫体

雨洗芳尘绝点埃,桃花零落海棠开。

沈香亭小围红树,太液池清映绿苔。

夜月也曾悬汉殿,朝云何只在阳台。

六宫帘捲东风软,一派仙音翠辇来。

(0)

归去来图

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

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

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

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

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0)

玉簪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

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

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

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

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0)

张村杏花

昨日樱桃绛蜡痕,今朝红袖已迎门。

只应芳树知人意,留著残妆伴酒尊。

浓李尚须羞粉艳,寒梅空自怨黄昏。

诗家元白无今古,从此张村即赵村。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