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凤秀才赴举》
《送孙凤秀才赴举》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重方侧席,四海仰文明。

好把孤吟去,便随公道行。

梁园浮雪气,汴水涨春声。

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

(0)
注释
九重:指皇宫,皇帝所居之处。
方侧席:比喻君王急于求贤,坐不安稳。
四海:泛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文明:这里指君主的圣明与文化教化。
好把:不如,还是。
孤吟:独自吟诗,这里指个人的文学创作或沉思。
公道:公正的道理或道路,引申为正确的方向或仕途。
梁园:汉代梁孝王所建园林,代指文人雅集之地。
浮雪气:雪后清新的空气,也象征着清高雅致的氛围。
汴水:流经北宋都城开封(汴京)的河流,代表繁华之地。
春声:春天的声音,象征生机勃勃。
登仙众:比喻得到提拔、地位显著提升的人们。
最后生:在众人之后,指虽然最终但也必定会得到提拔。
翻译
朝廷正急切寻求贤能,天下人都景仰着圣明的君主。
正好借此机会远离孤独的吟唱,跟随公正的道路前行。
梁园上空飘荡着雪的气息,汴河的水位随着春天的到来而上涨。
如今众多人才如同登仙一般被提拔,你应该是在最后得以晋升的那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许。"九重方侧席"指的是宫殿中的高堂广座,这里用来比喻官府的威严与隆重;"四海仰文明"则展现了朝廷文治的盛况,暗示着诗人对国家文化的自豪和赞美。

"好把孤吟去,便随公道行"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他希望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同时也愿意跟随友人一起走上仕途。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许,既有对个人才艺的自信,也有对未来共同前行的期待。

"梁园浮雪气,汴水涨春声"则是用景物描写来表达季节变化和送别的情感。这里的“梁园”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园林,而“浮雪气”则给人一种淡雅、宁静的感觉;"汴水"是古代河流名称,"涨春声"则描绘出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最后两句"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此日登仙众"可能是在比喻送别之日是朋友们共同攀登高峰的一天,而“君应最后生”则是希望孙凤秀才能够在这次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得到最后的成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未来祝愿的抒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西郊同王浚川作

寒山一眺望,野意多踌蹰。

不图潦倒后,犹记相逢初。

宦迹苦淫滞,吾道空嗟吁。

醉来重慨古,世路怜回车。

(0)

吊步香诗十首·其四

匹夫螳怒敢车当,捐殉非因国士偿。

万众流芳书不尽,岂图身后姓名香。

(0)

谒凤山公生祠二首·其一

沙雾当年收乱略,乾坤此地著公祠。

寒城诵德流风近,秋路驱尘驻马迟。

草际砰含河洛润,天中目送凤凰仪。

崇楣未展遗思剧,揽辔高云愧独知。

(0)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其三

燕居不日拟灵台,惟有依庸尚未恢。

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

(0)

吁嗟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几人持道脉。

先贤讲学旧东林,明府得朋新丽泽。

四子言如万斛珠,二泉说与千金易。

绛帐清风拂子衿,黄堂化雨润丘陌。

一旦归舆赋随初,吾道虽南马首北。

仲尼归鲁是何年,泗水泉林并增色。

田间遗老顿无主,使我攀车泪沾臆。

草深一丈讲堂前,吁嗟此日不再得。

(0)

寄畅园二十咏·其六清川华薄

映水列轩窗,林峦森在瞩。

塘坳聚落花,溪流出茅屋。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