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波能煦妪,嘉植先时芳。
徼露欺南浦,猗风入夏堂。
术无藉殷七,节每艳端阳。
得地资菁菀,作人兴念长。
暄波能煦妪,嘉植先时芳。
徼露欺南浦,猗风入夏堂。
术无藉殷七,节每艳端阳。
得地资菁菀,作人兴念长。
此诗描绘了汤泉莲花的生长环境与独特之美。首句“暄波能煦妪”以温暖的泉水比喻为慈爱的母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对植物的滋养作用。接下来,“嘉植先时芳”则点明了莲花在春末夏初便已绽放,预示着生机与繁荣。
“徼露欺南浦,猗风入夏堂”两句通过露珠与微风的描写,营造出莲花生长的清新氛围。露珠象征着自然的馈赠,而微风则是大自然的轻抚,两者共同营造出莲花生长的宜人环境。
“术无藉殷七,节每艳端阳”中,“殷七”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植物或习俗,此处用以强调莲花在端午节时的盛放,展现出其独特的节令之美。“得地资菁菀,作人兴念长”则表达了莲花不仅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滋养,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汤泉莲花生长环境和美丽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月光欲没花含烟,岭头游客愁不眠。
池中小莲新贴水,林外轻桃带露鲜。
隔墙近在谁家子,婉转歌声常入耳。
吴趋未下楚姬迎,玉笙初罢文箫起。
银河烛影夜沉沉,宝爇兰薰香十里。
共道千金买醉宵,何知孤客怜春芷。
怜春芷,叹春声,惨切流莺暗自惊。
关河北去人如梦,祇是相思一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