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圣感寺眺远》
《圣感寺眺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西山至此更无山,故是明堂结局处。

南临平野千里馀,况鲜林岚蔽亏虑。

我诣精蓝礼佛罢,山斋虽小足清趣。

穷目何须百尺楼,因迥为高万景赴。

夙闻圣感结遐想,不见云窗见烟树。

今朝搴幌俯帝畿,瀛海蓬山乃毕露。

因知见不贵拘墟,天高鉴卑理则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圣感寺眺望远方的所见所感。首先,诗人以“西山至此更无山,故是明堂结局处”开篇,将圣感寺置于西山之巅,象征着其作为宗教圣地的特殊地位。接着,“南临平野千里馀,况鲜林岚蔽亏虑”,描述了从寺中向南望去,广阔的田野与轻柔的山岚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我诣精蓝礼佛罢,山斋虽小足清趣”,表达了作者在完成对佛的礼拜后,在简朴的山斋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乐趣。紧接着,“穷目何须百尺楼,因迥为高万景赴”,通过对比高楼与自然景色,强调了站在高处欣赏美景的必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高度与视野的广阔。

“夙闻圣感结遐想,不见云窗见烟树”,反映了作者对圣感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景象的期待,虽然未能见到想象中的云窗,却在烟树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最后,“今朝搴幌俯帝畿,瀛海蓬山乃毕露”,描绘了作者今日得以俯瞰京城,以及远处的海洋与蓬莱仙山尽收眼底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圣感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认同。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中原民谣.渡浮桥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

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

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

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

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

前月南朝天使来,欲令践此誇雄哉。

无何层冰蔽流下,三十六洪中夜摧。

当时白马津头渡,不下毡车上船去。

今朝缓辔扬鞭回,笑踏长鲸指归路。

但愿河伯常安流,斯桥不断千古浮。

他年过师枕席上,孰忧王旅行无舟。

适见黎阳山下驿,驿垣破处龟趺出。

丰碑大字天成桥,犹是宣和时相笔。

(0)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其一

淝上英游远,江南庆系长。

二卿双戟贵,七叶一门光。

早负鹏天阔,先分桂籍香。

中兴谁第一,勋烈在旂常。

(0)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三

翠水冰融尽,雕栊日上迟。

东风报花信,先拂万年枝。

(0)

磨崖碑·其一

贤才思述作,崖石尚磨砻。

元才词华丽,颜公笔迹雄。

(0)

听无悔琴

悟琴如悟道,神閒若无营。

在心不在指,以意非以声。

锵尔风篁韵,泠然天籁鸣。

曲终各一笑,相对无亏成。

(0)

罗叔共五色线中得玄真子渔父词拟其体仆亦拟作六首·其一

好个神仙张志和,平生只是一渔蓑。

和月醉,棹船歌,乐在江湖可奈何。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