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江寒昼阁清,雨中草色唤愁生。
系舟未问水深浅,策杖还看云重轻。
客去不知谈未尽,诗来刚及梦初醒。
百年吾道今如此,何处沧浪共濯缨。
五月江寒昼阁清,雨中草色唤愁生。
系舟未问水深浅,策杖还看云重轻。
客去不知谈未尽,诗来刚及梦初醒。
百年吾道今如此,何处沧浪共濯缨。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雨中和荅浦文玉》描绘了五月江边雨后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五月江寒昼阁清”写出了江面在冷冽的五月仍显清冷,白天的楼阁更显得寂静。接着,“雨中草色唤愁生”通过雨中的草色,引发了诗人的愁绪,暗示了诗人可能的离别之苦或人生感慨。
“系舟未问水深浅,策杖还看云重轻”两句,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对未知前路的犹豫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关注,反映出其内心的迷茫与思索。下联“客去不知谈未尽,诗来刚及梦初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谈的不舍以及创作诗歌时的灵感突发,仿佛从梦境中醒来。
最后两句“百年吾道今如此,何处沧浪共濯缨”直抒胸臆,诗人感叹人生短暂,自己的理想或道路如今似乎无处施展,不禁怀念起与朋友共度的时光,希望能有如沧浪之水洗涤心灵的时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邵宝作为明朝文人的独特情怀。
未历番君国,先乘汭口船。
春波元甚驶,顺水岂劳牵。
我去殆同适,公行真若仙。
壶头虽不远,不见马文渊。
我今即有湖南役,准拟扁舟泊耒阳。
敬谢此图非久别,会倾桂酒奠椒浆。
天公知君有此画,要遣题诗与当价。
故令欲雪还弄晴,尽日神机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维,孙郎一见欣得之。
写真命意两俱盛。
昔我过此屋,四壁蔽莫窥。
屋外何所有,榛草连污池。
今我重来过,壁去檐竹垂。
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涟漪。
檐前复何有,江上山参差。
山穷望不穷,所恨眼力遗。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随。
昔闇今则廓,曰廓咸谓宜,慨兹一室尔,系在治不治。
除昏与致明,可不念已为。
游焉且息焉,舍斯复何斯。
岂惟君是规,我亦因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