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相思二首·其一》
《长相思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陈叔宝   形式: 乐府曲辞

长相思。久相忆。关山征戍何时极。望风云。绝音息。

上林书不归。回纹徒自织。羞将别后面。

还似初相识。

(0)
鉴赏

这首《长相思》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长相思。久相忆。”开篇直抒胸臆,点明了主题——长久的思念与回忆。思念之情如同连绵不绝的相思之河,流淌在心中,难以忘怀。

“关山征戍何时极。”紧随其后,诗人将思念的对象置于遥远的边关,暗示亲人可能正身处战乱或劳役之中,无法归家。这句不仅表达了对亲人安危的担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望风云。绝音息。”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痛苦。风云变幻,象征着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而“绝音息”则表明与亲人的联系中断,音信全无,使得思念更加深沉和无奈。

“上林书不归。”这里运用了典故,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此处借指亲人所在之地。然而,“书不归”意味着没有收到亲人的书信,进一步加重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感。

“回纹徒自织。”回文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以文字的回环往复表达情感。在这里,主人公虽然独自编织回文,却无法传达给远方的亲人,徒增哀愁。

“羞将别后面。还似初相识。”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即使再次相见,那份初次相遇的新鲜感和期待似乎已不复存在,离别的伤痛依然如初,让人感到既无奈又心酸。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揭示了思念之情的复杂与深沉,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内心世界的挣扎与无奈。

作者介绍
陈叔宝

陈叔宝
朝代:南北朝   字:元秀   生辰:553—604年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猜你喜欢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
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
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
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
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0)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0)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0)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0)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
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
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
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稀。

(0)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借问虎贲将,从军凡几年。
杀人宝刀缺,走马貂裘穿。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
谢君贤主将,岂忘轮台边。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