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纨将楚竹,从来本相远。
将申湘女悲,宜并班姬怨。
齐纨将楚竹,从来本相远。
将申湘女悲,宜并班姬怨。
这首诗以“齐纨将楚竹,从来本相远”开篇,巧妙地将两种不同的材质——齐国的丝织品与楚国的竹子——进行对比,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风格之间的差异。接着,“将申湘女悲,宜并班姬怨”两句,则进一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通过“湘女”和“班姬”的典故,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湘女”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湘夫人,她因等待丈夫而化为湘妃竹,象征着爱情的悲剧与等待的痛苦。“班姬”则是汉成帝的皇后班婕妤,她的故事则常被用来表达对宫廷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将“湘女”的哀伤与“班姬”的怨言并置,不仅深化了对女性命运的探讨,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人悲剧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不同文化元素的敏感捕捉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复杂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情感。在艺术手法上,它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典故,使得语言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搀抢夜射飞狐北,虞骑千群来寇贼。
惊沙莽莽黄入天,笳鼓连营惨秋色。
大将排营列汉关,雕戈画戟指挥间。
旆摇大棘城边月,箭满祁连雨后山。
戍卒年深皆著土,惯识军情耐风雨。
誓酬报国慷慨心,肯学当筵浑脱舞。
八月清霜百草腓,殷柽几树暮鸦稀。
南山射虎风鸣镝,大泽呼鹰雪打围。
桓桓骁勇从戎久,竞取功名惟恐后。
横槊长歌孟德诗,请缨生系贤王首。
交河大小百战馀,铁券丹书尚何有。
牙旗虎影冻翻风,匣剑虹光夜冲斗。
被坚执锐乱纷纷,咆哱横行策异勋。
君不见田单能用命,援桴一鼓奋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