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
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偃革边关静,回銮海县康。
欣陪从臣末,归跸奉高骧。
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
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偃革边关静,回銮海县康。
欣陪从臣末,归跸奉高骧。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关之战的胜利场景,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开篇“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两句,设定了战争发生在北国边疆的情景,“戎辂”指军队的车辂,“巡河右”则是描述军队行进于河流之右的壮观场面;“天威詟鬼方”则表现出军队所向披靡,鬼神也为之震慑。
接下来的“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其中“五营开细柳”可能暗示军队在某处集结,而“三令凛飞霜”则形容战事紧急,如同寒风凛烈般。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两句,则是对胜利后影响的描述。“氛祲”指的是战争中敌军的气势被一扫而空,“声名耀八荒”则表明战胜之后,威震四方,声名远播。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两句,是对战争胜利后形势的描绘。“灵旗”指的是军队中的神圣旗帜,“风助顺”则可能暗示天气有利于我军,“黄道日呈祥”则是表现出太阳照耀,预示着吉祥之兆。
“偃革边关静,回銮海县康”两句,是对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场景的描绘。“偃革”指的是武器被收藏起来,“边关静”表明边疆安宁;“回銮”是返回的意思,“海县康”则表现出地方得到了安康。
最后,“欣陪从臣末,归跸奉高骧”两句,是对君主与臣子共同庆祝胜利的情景。“欣陪”表达的是陪伴君上的快乐心情,“从臣末”可能是指作为臣子的作者自己;“归跸奉高骧”则表现出返回京城后,向君上报告军事的场面。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前后的不同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边疆战争的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安宁和君臣同庆的喜悦。
密洒轻匀,东风几度廉纤雨。
空濛翠霭,一带迷离烟树。
做弄丝丝袅袅,铺遍芳郊路。尽日里、欲飞还住。
惊春暮。见陌上、归鞭急整,频怅望、增凄楚。
莺回燕掠,到处吹花沾絮。
更入巫山好梦,向晚萦情绪。
凭阑听、点点心头长贮。
乱烟低草。寻秋路,残蝉声断林表。
画溪弯处石桥斜,指呗关幽悄。看一线、潮青破晓。
孤筇闲倚群峰小。
待换酒人还,试共插、茱萸弄影,夕霁红照。
波外又掠征鸿,湖阴漠漠,片云诗被催到。
半天铃语惊新霜,更暗添凄抱。笑海角、游踪倦了。
柴桑思谱归来调。
但细与、黄花约,明岁东篱,醉朋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