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效左记室》
《咏史效左记室》全文
清 / 汪中   形式: 古风

吕尚西入周,渭上犹盘桓。

百里弃其国,饭牛在草间。

乘时各自奋,功立名不刊。

脱身屠钓中,一举生民安。

少壮不用世,垂老反任官。

年命苟不延,后世何所观。

高材为人弃,贫贱良独难。

焉知天下士,一身饥且寒。

圣贤有不遇,自古以为叹。

(0)
鉴赏

这首诗《咏史效左记室》由清代诗人汪中创作,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人才与命运、机遇与成就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吕尚西入周,渭上犹盘桓”,描绘了姜太公(吕尚)西行至周朝,初到渭水边时的犹豫与徘徊,暗示了他尚未被周文王发现前的等待与思考。接着,“百里弃其国,饭牛在草间”两句,描述了姜太公放弃自己国家,隐居于草野之间,以耕牛为伴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他在未遇明主之前的平凡与寂寞。

“乘时各自奋,功立名不刊”则表达了时机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抓住时机、发挥才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姜太公最终在周文王的赏识下,辅佐周朝建立,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和名声。

“脱身屠钓中,一举生民安”进一步强调了姜太公从隐居生活到成为国家栋梁的过程,以及他为民众带来安定的贡献。这不仅是对姜太公个人成就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在历史人物身上寄托的理想与价值观。

“少壮不用世,垂老反任官”这一句,通过对比年轻时不被重用与晚年却得到重用的情况,反映了社会对人才使用上的不公与偶然性。它提醒人们,个人的命运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间、机遇和个人际遇。

“年命苟不延,后世何所观”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成就能否被后世铭记的思考。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历史地位,也触及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层次探索。

“高材为人弃,贫贱良独难”揭示了社会中优秀人才往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贫贱之人的困境,强调了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的重要性。

最后,“焉知天下士,一身饥且寒”表达了对天下英才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应如何对待这些人才的呼吁。

“圣贤有不遇,自古以为叹”总结了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或机会的遗憾,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普遍感慨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姜太公的故事,深刻探讨了人才与命运、机遇与成就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公平对待问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汪中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渔父词·其七

骇浪吞舟脱巨鳞,结绳为网也难任。

纶乍放,饵初沉,浅钓纤鳞味更深。

(0)

闲居书怀

檐溜垂垂箸未收,一年乐事负春游。

新添华发羞开镜,贪看青山懒下楼。

天地至今多罔象,功名到底总蚍蜉。

祇因知得清闲好,事大如山付醉休。

(0)

穷檐稳稳好巢成,莫向朱门附丽人。

青杏屋梁虽好看,笙歌未必可安身。

(0)

哭宗兄崇涟

何事西风恶,天涯拆雁行。

灵魂招未得,存稿睹难忘。

感德空垂泪,闻哀欲断肠。

相思无赖处,暮雨倍凄凉。

(0)

杨妃井

妃子当年井尚存,谁栽石塔向云根。

春泉不洗开元恨,空与黥儿洗字痕。

(0)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

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

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

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