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东山禅师》
《寄东山禅师》全文
宋 / 杨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高卧西林月,孤閒独见君。

杖藜探涧水,攲枕看山云。

鹿过何人见,猿啼只自闻。

篇章知几首,寄我莫辞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shānchánshī
sòng / yángpán

gāo西línyuèjiānjiànjūn

zhàngtànjiànshuǐzhěnkànshānyún

鹿guòrénjiànyuánzhīwén

piānzhāngzhīshǒuqí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所作,名为《寄东山禅师》。诗中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高卧西林月”,表达了诗人在高处安寝,仰望西边的森林之下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氛围。“孤閒独见君”,则是说这种美好景致,只有诗人一人得以领略。

“杖藜探涧水”,诗人用手杖触摸着溪流中的清水,感受自然之美。紧接着,“攲枕看山云”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在休息时,也会把枕头垫高来欣赏远处的山云,这种举动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鹿过何人见,猿啼只自闻”,此处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鹿儿轻巧地穿行而过,却无人目睹;而猿猴的叫声,只有诗人才得以聆听。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最后,“篇章知几首,寄我莫辞勤”,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诗作作为礼物送给东山禅师,并期望对方能够多加留意。这里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分享。

作者介绍

杨蟠
朝代:宋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猜你喜欢

西楼梦·其三斜照

斜照,斜照,一半红珠幌。

归来双燕语黄昏,离愁又在江楼上。

(0)

烛影摇红.送章子仁归吴中

泽国秋霜,雁行南去潇湘晚。

西风归兴动江湖,一尺鲈鱼短。好是别怀难遣。

溅斜阳、青衫泪点。坐间无奈,锦瑟哀弦,玉壶深盏。

三径无成,天涯身世嗟蓬转。

新声聊遣唱阳关,红烛摇金剪。还有登高望眼。

渺平芜、山遥水远。一声长笛,数点归鸦,倚楼心懒。

(0)

破阵子.有感

老去忽思戈甲,春来欲卧沙场。

红散桃花衔紫勒,白映梨花点绿枪。新推六郡良。

帐下惊穿虎节,军前初试鱼肠。

鹳鹤一呼金马动,鼓角千山玉案长。横行道夜郎。

(0)

东坡引·其三琢针

夜来能暗认。乞巧谁能信。琢成双眼锋芒迅。

漫将丝线引。漫将丝线引。欲吞如刺,啼痕隐隐。

敢辜负粉郎私赠。临行曾记郎衣准。归来还自忖。

归来还自忖。

(0)

南乡子·其三送金明府归里

文苑振金声。竹绕琴堂水绕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朝野咸推重太平。

县鼓应鸡鸣。桥上春风绿野明。

若使巢由同此意,簪缨。笑引江帆带月行。

(0)

少年游.题孙娘照影和石侬韵

风鬟雾鬓堕金钿,幽意发冰弦。

不在心头,却来眉底,零乱酒痕边。

朱阑碧幕回仙舞,又蹙破春山。

月子三分,灵犀一点,隐约向谁看?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