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鬟雾鬓堕金钿,幽意发冰弦。
不在心头,却来眉底,零乱酒痕边。
朱阑碧幕回仙舞,又蹙破春山。
月子三分,灵犀一点,隐约向谁看?
风鬟雾鬓堕金钿,幽意发冰弦。
不在心头,却来眉底,零乱酒痕边。
朱阑碧幕回仙舞,又蹙破春山。
月子三分,灵犀一点,隐约向谁看?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镜前自我欣赏的画面。"风鬟雾鬓堕金钿"写出了女子秀发如云,发饰华丽,仿佛被微风吹落,增添了朦胧之美。"幽意发冰弦"则暗示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琴弦般细腻敏感,可能在弹奏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不在心头,却来眉底,零乱酒痕边"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情绪波动,内心的思绪并未直接表露,而是通过眼角眉梢的微妙变化和酒后的痕迹显现出来,显得含蓄而深沉。
"朱阑碧幕回仙舞"将女子比作仙子,她在红色栏杆和碧绿帷幕后翩翩起舞,增添了梦幻般的意境。然而,"又蹙破春山"一句揭示了她的眉头紧锁,春山蹙起,透露出内心的忧虑或失落。
最后三句"月子三分,灵犀一点,隐约向谁看?"借月光和心灵相通的犀角比喻,表达了女子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但这份情感犹如月光透过三分云层,又似灵犀一点难以捉摸,不知向何人倾诉。
整体来看,袁克文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美丽而内敛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她复杂而深情的心境。
首阳山人饿至死,陶公乃为饥所驱。
大贤出处自有意,腐鼠何得疑鹓雏。
谁初令我堕世网,久抱磥砢行崎岖。
今晨笑与亲友别,烟波泱漭扁舟孤。
穹天大泽合为一,回睨人境茫如无。
向来蚁聚安足恋,而取窘束同囚拘。
暮投高馆灯闪闪,坐谈姬孔歌黄虞。
是间幸可容一息,孰与臣朔肩侏儒。
汗颜俛首饱腥腐,咄子所乐非我娱。
故人殷勤入我梦,云我作计陋且愚。
此生通塞久自断,岂忧一勺忘江湖。
春风二月花蔽野,珊瑚玉树唯空株。
丈夫儿女各有事,为君起坐生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