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
登临愧成晚,倏忽朝晡改。
楼栏带栖鸟,野色半苍黛。
花围郡园夜,柳暗陂塘外。
昏钟四檐雨,悬灯澹予对。
瓶梅书帙乱,茶树窗纱碍。
披文到韦集,神赏希唐代。
炉烟起寂寞,至味久不坏。
妻眠稚无扰,斯境非凡会。
于时暂得我,真净青莲界。
蚩蚩竞物欲,宵寐犹憎爱。
谁知屡空者,庶远樊笼害。
兹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
登临愧成晚,倏忽朝晡改。
楼栏带栖鸟,野色半苍黛。
花围郡园夜,柳暗陂塘外。
昏钟四檐雨,悬灯澹予对。
瓶梅书帙乱,茶树窗纱碍。
披文到韦集,神赏希唐代。
炉烟起寂寞,至味久不坏。
妻眠稚无扰,斯境非凡会。
于时暂得我,真净青莲界。
蚩蚩竞物欲,宵寐犹憎爱。
谁知屡空者,庶远樊笼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静坐阅读古籍的宁静图景。诗人在春末之际,夕阳西下之时,登临望去,却发现自己的成就远不如意,故而感到惭愧。自然界中的花开花落、鸟栖林梢都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室内的灯光映照着书案,诗人沉浸于古籍之中,对那些唐代以来的诗文赞赏不已。炉火燃烧发出孤寂的声音,茶香久留却难以忘怀。妻子安睡,没有打扰,诗人感到自己暂时获得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
然而,这种宁静又是建立在对物欲和尘世情感的憎恨之上。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被空虚无益的事情所迷惑,更要警惕那些看似安全实则充满陷阱的处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和知识的深刻理解。
汉家文苑传,早已著吴均。
谁更兼循吏,君无让古人。
泱泱东海色,浩浩广陵春。
不必三年报,俱称一变新。
羊城萦紫气,象岭度朱轮。
月迥珠应复,星辉剑有神。
酬心乍杯酒,挥手遽风尘。
倘有相思句,还从雁外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