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亭多野况,林际舣轻舟。
疏竹入馀照,危梁俯乱流。
牧人村外返,稚子渚间游。
更望他山远,苍苍晚气幽。
望亭多野况,林际舣轻舟。
疏竹入馀照,危梁俯乱流。
牧人村外返,稚子渚间游。
更望他山远,苍苍晚气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站在望亭之上,眺望四周,眼中所见皆是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交融。
首句“望亭多野况”,开门见山地点出地点和氛围,望亭作为观察点,周围是广阔的田野景象,充满了自然的韵味。“林际舣轻舟”则描绘了在树林边缘停泊的小船,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接下来,“疏竹入馀照,危梁俯乱流”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夕阳余晖中稀疏竹影与危桥俯瞰湍急水流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牧人村外返,稚子渚间游”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一幕,牧童归家,孩童戏水,简单而温馨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更望他山远,苍苍晚气幽”两句,诗人将视线延伸至远方,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遐想与向往,同时也借“晚气幽”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这首《望亭晚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生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思渺吴天,坐空明翠奁,稳泛秋色。
柔波荡晚,渐白蘋风细,轻寒吹入。小红今在否。
记夜舫、新歌按拍。
迤逦垂虹路,清萧雅韵,鸥鹭定曾识。
沈吟季鹰当日。恋莼鲈味好,归棹重觅。
溪山画里,算绵屏深处,何人消得。
扣舷招隐士,倩相送、长桥过客。
黯黯南云去,宵来为君乡梦积。
晓莺唤。似陌上柔桑,秦筝弹怨。
想画楼初日,芳魂定馀恋。
素波不照婵娟影,遗恨天涯远。
遣羁愁、艳质难留,好山还见。依约翠眉展。
尚仿佛城南,那时人面。秀倚东风,露华映、黛痕浅。
玉莲花色春如笑,任著帩头看。
店门前、怪底篮舆去缓。
泛宅浮家,卿笑谓、君其休矣。
算只有、五湖烟水,年年如此。
芳草遥天青欲白,晴波夕照金还紫。
载一天、风月满扁舟,玄真子。山欲雨,嵩高玺。
花欲雨,湘东蕊。恍清虚宾主,神霄奴婢。
被褐半疑火浣布,斟茶拟吸琼芝髓。
访灵威、七日学长生,饥仍死。
君不见,北平贤太守,行军从不持刁斗。
敌人呼作飞将军,敌骑闻之皆反走。
将军善射空千古,射虎能教石没羽。
结发从军七十战,可怜未见单于面。
李蔡为人在下中,积劳数载亦邀封。
将军岂复居人后,太息曾无尺寸功。
失道茫茫乃天意,安能更对刀笔吏。
刎身绝域奈君何,天下无人不垂涕。
闻说将军不遇时,此言千载使人疑。
由来君相能造命,天子如何说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