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勉之摄广济尉》
《李勉之摄广济尉》全文
宋 / 董嗣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我滞湓城每自怜,相逢相倚杖头钱。

盍簪愁想年穷夜,览镜羞称壮士年。

萱草满阶堪寿母,梅花绕屋可名仙。

近家何往非安地,又买槃塘对岸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iǎnzhīshè广guǎngwèi
sòng / dǒnggǎo

zhìpénchéngměiliánxiāngféngxiāngzhàngtóuqián

zānchóuxiǎngniánqiónglǎnjìngxiūchēngzhuàngshìnián

xuāncǎomǎnjiēkān寿shòuméihuāràomíngxiān

jìnjiāwǎngfēiānyòumǎipántángduìànchu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李勉之摄广济尉》,表达了诗人在滞留湓城时的自我感慨和对友人李勉之的慰藉。首句“我滞湓城每自怜”,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自怜,暗示了生活的困顿或仕途的不如意。

“相逢相倚杖头钱”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遇时的情景,他们可能经济拮据,只能依靠微薄的钱财相互扶持,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艰辛。

“盍簪愁想年穷夜,览镜羞称壮士年”两句,诗人借“盍簪”(古代男子束发的簪子)和“壮士年”表达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愁绪,以及对自己不再年轻的感慨。

“萱草满阶堪寿母,梅花绕屋可名仙”则寄托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萱草寓意母亲的健康长寿,以梅花象征高洁品格。

最后,“近家何往非安地,又买槃塘对岸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即使身处困境,只要有回家的希望,哪里都是安心之地,他还计划购买船只,准备回到对岸的槃塘,显示出坚韧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又有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董嗣杲
朝代: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猜你喜欢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其二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

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

(0)

范待制约游庐山以故不往因寄

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

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

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

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0)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

园林固足胜,景著必人贤。

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

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易醉缘多病,陪公愧少年。

(0)

依韵和孙侔雁荡二首·其二

雁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0)

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0)

伐桑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