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其三》
《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划东南宿重兵,繇来草木仰威名。

丸消赤白三邮晏,马略骊黄九品清。

巳见风霜行令甲,更将膏雨散呼庚。

只今制虏无中策,谋国还应倚老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对总漕王宪葵中丞的赞誉与敬意。

首句“天划东南宿重兵”,以“天划”形容自然的安排,暗示王宪葵中丞在东南地区部署重兵,稳固边防,如同上天的安排一般。接着“繇来草木仰威名”,进一步强调王宪葵中丞的威名远播,连草木都对其抱有敬畏之心,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威望和影响力。

“丸消赤白三邮晏,马略骊黄九品清”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丸消”、“邮晏”、“马略”、“骊黄”等词,生动地描绘了王宪葵中丞治理下的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宁的情景。其中,“丸消”可能指的是消除祸乱,“邮晏”指传递消息迅速而准确,“马略”、“骊黄”则可能是对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的描述。

“巳见风霜行令甲,更将膏雨散呼庚”两句,继续赞美王宪葵中丞的治政能力。前一句“风霜行令甲”可能是指他能够像应对风霜一样,严格执行法令,维护社会秩序;后一句“膏雨散呼庚”则可能是在说他能适时地施以恩泽,如同雨水滋润大地,帮助百姓度过困难时期。

最后,“只今制虏无中策,谋国还应倚老成”两句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以及对王宪葵中丞的期待。意思是说,在面对敌对势力时,没有更好的策略,国家的治理还需要依靠像王宪葵中丞这样的老成持重之士。

整首诗通过对王宪葵中丞的赞誉,不仅展现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治理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玩月吟寄友人·其三

闻道频挥霹雳手,定知不费琰之才。

且投丹笔携诗笔,来就花间把一杯。

(0)

重阳前五日探菊

比到重阳犹五日,露披金菊满东篱。

莫言预赏非真赏,大抵先时胜后时。

密蕊不容群蝶采,清香未许众人知。

幕中婉画应多暇,来伴渊明把酒卮。

(0)

古寺清秋日·其一

古寺清秋日,微凉宝殿中。

玉题高纳月,金铎碎摇风。

翠藓缘阶碧,幽兰裛露红。

闲听连叶漏,吟对惠休公。

(0)

咏筝

别院秋仍静,高堂夜更闲。

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

好荐琼筵上,长亲黼座间。

野王虽后出,无复谢东山。

(0)

新治甬上居,闲逸安暮齿。

(0)

寄题兰皋亭

亭下春芳接楚波,金堤勃窣路相过。

窗中霁景烟姿远,帘外晨香露气多。

红颊倚墙花并蒂,绿阴翻槛树交柯。

朝阳定有浮杯乐,醉墨何妨记永和。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