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
《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威□百粤胜重扃,荆犬犹闻夜不惊。

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厌将迎。

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

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题为《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威镇百粤胜重扃”,以“镇”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庄严与宁静,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镇守着这片土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荆犬犹闻夜不惊”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中之犬比作荆棘丛中的犬,即使在夜晚也无惧于外界的干扰,象征着山中生活的自由与宁静。

“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厌将迎”两句,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厌倦,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里“荏苒”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厌将迎”则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应酬的反感,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

“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态度。通过“戒心”二字,暗示了作者在面对外界诱惑时保持警觉的心态,而“囊中净”则可能指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简朴。同时,与鸟儿亲近,忘记外界的纷扰,体现出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及对物外之情的淡泊。

最后,“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两句,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得到理解和认同的愿望。这里的“他乡论”,可能指的是作者希望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态度能够被外界所接纳和理解,实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题水石古松图

高松未化龙,僵立古涧旁。

飞泉落天外,悬流千丈强。

势来苍石峡,六月洒雪霜。

滔滔朝宗意,入海潴汪洋。

嗤彼采药儿,一苇何由航。

曷若长在山,触石锵琳琅。

犹疑水乐洞,常居白云乡。

谁人胸次阔,点染归毫芒。

浅波饥鹤立,渟渊蛰蛟藏。

潇潇杂风雨,灵根茯苓香。

我欲问群仙,乞我辟谷方。

大材当爱护,留待作栋梁。

(0)

登镬岭

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

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

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

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

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

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

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

(0)

初七日道经上冯坑

肩舆晓伊轧,岭峻不可度。

崖阴草未春,云暗天欲暮。

人家驾险居,农舍梯空住。

森森雪竹林,垂垂雨棕树。

我来询民俗,遗老多物故。

顽浇可还淳,为政慎举措。

(0)

中秋不见月

几处笙歌倚画楼,月华最好是中秋。

嫦娥只恐伤离思,云幕重重不上钩。

(0)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其十一

内难初平论武功,策勋班爵自宸衷。

充庭金帛如山积,大赉咸知仰至公。

(0)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其三

圣皇勤政日临朝,独运乾纲正百僚。

岂但英名迈汤武,尊崇道德继轩尧。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