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停,人语细。月午绣帘垂地。收玉钿,捲罗衣。
海棠憔悴时。清漏断,回肠转。谁道秋宵更短。
才半晌,又三更。疏灯闻雁声。
酒杯停,人语细。月午绣帘垂地。收玉钿,捲罗衣。
海棠憔悴时。清漏断,回肠转。谁道秋宵更短。
才半晌,又三更。疏灯闻雁声。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秋夜画面。"酒杯停,人语细",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只有轻轻的交谈声。"月午绣帘垂地",月光透过绣帘洒落,映照出室内女子的孤独身影。接下来的"收玉钿,捲罗衣",描绘了女子整理衣饰的动作,可能是在准备休息,但心情却并不平静。
"海棠憔悴时",以海棠花的凋零象征着女子的心境,暗示了她内心的哀愁和失落。进入深夜,"清漏断,回肠转",滴水声停止,女子的心绪如同回荡的肠子般翻腾不息。她感叹"谁道秋宵更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长夜难眠的感慨。
"才半晌,又三更",短短的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而"疏灯闻雁声"则增添了寂寥的气氛,远处传来的雁鸣声更显得孤独无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秋夜寂静中蕴含的深深愁绪。谭献的词风深情而内敛,这首《更漏子》便是其婉约词作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