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京邸七夕》
《京邸七夕》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凉入帘笼罢倚楼,淡云疏雨接芳洲。

人间巧拙怜瓜果,天上风波恕女牛。

河鼓漏深孤汉杳,榆花香袅七襄浮。

古今离别应无限,不在灵源一水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哲思。

首联“凉入帘笼罢倚楼,淡云疏雨接芳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清凉氛围,窗帘轻垂,女子不再倚楼远眺,而是沉浸在淡淡的云雾和稀疏的雨声中,与远处的芳洲相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颔联“人间巧拙怜瓜果,天上风波恕女牛”,巧妙地将人间与天上的情感进行对比。人间的男女在七夕这天表达着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而天上的牛郎织女则因银河阻隔而只能遥望相思。这一联通过“怜”和“恕”的使用,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同情与对天界命运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颈联“河鼓漏深孤汉杳,榆花香袅七襄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河鼓是牛郎星的别称,此处用来形容牛郎的孤独;“孤汉”则暗示了他与织女的分离状态。“榆花香袅七襄浮”则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榆花的香气在空中飘散,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这特殊的夜晚增添浪漫与神秘。

尾联“古今离别应无限,不在灵源一水秋”,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离别都是永恒的话题,而真正的离别之痛并不在于那条横亘在牛郎织女之间的银河,而是在于他们对相聚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遗憾。这一联以哲学的高度,表达了对爱情、离别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离别以及宇宙间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谒灵源塔

高帆驾浪过南溟,那料归来扫此亭。

桃李成阴春老大,溪山好在鬓凋零。

瓦灯已照宫商石,卵塔分藏服匿瓶。

春雪尚能知客意,荡除毛孔瘴烟腥。

(0)

道林喜见故人

十年一别今重见,风度依然照映人。

韵胜折松秋露骨,气和寒谷夜生春。

三都君已传名誉,万事吾今付欠伸。

梦境楼钟同此听,独寻陈迹记前身。

(0)

赠成上人之云居

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

偶从白沙岸,步入碧螺层。

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

遥知云起处,一室掩香灯。

(0)

题反身轩

尽力觅不得,归来题反身。

平生未解没,宁解救滔人。

有累路岐远,无求滋味亲。

养心唯寡欲,妙物久如神。

(0)

复次韵

句健未须缠法律,饮豪那暇较瓶盆。

疾雷破柱一声蚊,吟狂不觉跨驴稳。

醉卧都忘对虎蹲,个中别是一乾坤。

八篇俊逸狂时语,五色光芒雨后霓。

清吟要不负明时,嗟我拙词伤弄巧。

爱君难韵解平巇,且歌滑路雨成泥。

(0)

端叔见和次韵答之

俊词方觉春照眼,秀句忽惊丝出盆。

睡馀两鬓尚殷蚊,行乐风轩须痛饮。

穷吟空屋笑愁蹲,笔端浩荡吐乾坤。

落笔新诗敏风雨,撚须豪气划虹霓。

侍儿扶掖醉吟时,靖节田园寻窈窕。

谪仙风味自嵚巇,何如春瓮揭黄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