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一峰秀,浮至水中央。
此是最高处,快观千里长。
从来无旱涝,谁说有沧桑。
笑失中原者,仍誇天堑强。
玉京一峰秀,浮至水中央。
此是最高处,快观千里长。
从来无旱涝,谁说有沧桑。
笑失中原者,仍誇天堑强。
这首诗名为《妙高台》,出自清代诗人弘历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座山峰在水中独立,仿佛是玉京一般,其高度超凡脱俗,能够俯瞰千里江山。诗人通过“最高处”、“千里长”等词句,展现了妙高台的雄伟壮观与视野开阔。
接着,诗人以“从来无旱涝,谁说有沧桑”两句,赞美了妙高台的稳定与永恒,暗示其象征着不变的真理或理想。而后,“笑失中原者,仍夸天堑强”则表达了对那些失去故土、却依然自夸天险强大的人的讽刺,暗含对忠诚与坚守的赞颂。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和讽刺的手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独到见解。
北风吹长林,林下白日晓。
黄茅獠洞少人行,万碛千峰绝飞鸟。
腊尽山中霜正繁,长裾短策扣君门。
棕榈巷里人烟僻,蔗叶篱中鸡犬喧。
君家结搆连云起,楼上青山下溪水。
溪水东流竟不回,野花林路长苍苔。
涧中落落青石小,谷口昽昽锦树回。
知君久负青囊秘,前代曾杨共流辈。
山北山南得葬多,白璧黄金买无地。
巾屦长留懒出山,姓名那得满人间。
滦河易水不堪听,钟阜龙盘犹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