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云白。湖草粘天弄碧。
湘烟淡,沅水分流,弱柳丝丝罥行色。武陵南下驿。
渐入桄榔瘴黑。
鹃声里,铁骑连营,一发青山望京国。依依感畴昔。
记巷口乌衣,门边霜戟。电光石火音尘寂。
愁一肩行李,半林斜照,空祠榕暗啸木客。
衡阳雁程隔。难觅。谢公屐。
问橘井遗踪,郢雪荒宅,参军蛮府工书檄。
念东第凄冷,北堂晨夕。寒螀啼彻,听砌语,助太息。
岭云白。湖草粘天弄碧。
湘烟淡,沅水分流,弱柳丝丝罥行色。武陵南下驿。
渐入桄榔瘴黑。
鹃声里,铁骑连营,一发青山望京国。依依感畴昔。
记巷口乌衣,门边霜戟。电光石火音尘寂。
愁一肩行李,半林斜照,空祠榕暗啸木客。
衡阳雁程隔。难觅。谢公屐。
问橘井遗踪,郢雪荒宅,参军蛮府工书檄。
念东第凄冷,北堂晨夕。寒螀啼彻,听砌语,助太息。
这首《兰陵王·送二舅之沅州》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一幅送别亲人的凄美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词中以“岭云白”开篇,描绘了山岭上白云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湖草粘天弄碧”,湖畔青草与天空相接,色彩鲜明,但这种美景中却蕴含着淡淡的忧伤。随后,“湘烟淡,沅水分流,弱柳丝丝罥行色”,湘江轻烟淡薄,沅水缓缓流淌,细弱的柳条轻轻缠绕着行人的身影,这一系列景物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离别的沉重。
“武陵南下驿”一句,点明了地点,武陵即今湖南常德,此处应是指送别之地。接下来,“渐入桄榔瘴黑”描绘了进入瘴气弥漫的地区,环境恶劣,预示着旅途的艰辛。紧接着,“鹃声里,铁骑连营,一发青山望京国”,在杜鹃鸟的叫声中,铁骑连营,远处的青山映衬着京城的方向,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依依感畴昔”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之情。“记巷口乌衣,门边霜戟”,回忆起昔日巷口的乌衣巷,门边的霜戟,这些富有历史感的场景,进一步加深了对过去的留恋。接下来,“电光石火音尘寂”,比喻时间的流逝和音信的断绝,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无情和离别的痛苦。
“愁一肩行李,半林斜照,空祠榕暗啸木客”,愁绪随着行李一起,半林斜阳下,空荡荡的祠庙中,榕树的阴影中传来木客(古代传说中的幽灵)的叹息,这一系列意象,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衡阳雁程隔,难觅。谢公屐”,衡阳雁阵遥不可及,难以寻觅,这里借用了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渴望。接下来,“问橘井遗踪,郢雪荒宅,参军蛮府工书檄”,询问橘井的遗迹,郢地的雪覆盖着荒废的宅院,参军在蛮府中书写檄文,这些场景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是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念东第凄冷,北堂晨夕”,想到东边的宫殿凄凉冷清,北堂的早晚时光,充满了孤独与寂寞。最后,“寒螀啼彻,听砌语,助太息”,寒蝉的鸣叫持续不断,听着台阶上的声音,更添了几分叹息,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送别亲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离别痛苦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担忧,展现了曹贞吉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玉台昔飞遁,名山屡登践。
泉壑閟霞踪,垣宫饰嘉荐。
两楹委林麓,四壁带苔藓。
敛形随化逝,神理将无变。
深衷怀若人,山阿或游衍。
渊机涵飞泳,帝牖灭闻见。
执鞭予已后,升堂迹方添。
茫然空所思,浮云没遥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