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题为《寄郑补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旧友郑补阙的思念之情和对往日游历经历的怀念。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这两句通过描绘孔子的住宅前那几堵矮墙,表达了诗人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想起与郑补阙共同游历时的情景。"游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梁国,即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一带,这里是儒家文化和历史交织的地方。
"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郑补阙深藏不露、不为世人所知的才能和品德的赞赏,以及自己对郑的深情厚谊。这里的“青琐”形容路很少有人行走,隐喻郑补阙的才华未被发现;"丹心"则比喻诗人对朋友的忠诚之心。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这两句表达了即使外界有诽谤和不解,但诗人仍旧会珍惜与郑补阙之间的情谊,愿意像春天的野草般迅速生长,以此比喻希望友情能够迅速恢复。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从分别以来,内心的忧伤和思念难以言尽。"两度槐花"指的是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春天,而“马上黄”则形容槐花在马背上已变黄,象征着时光飞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湖滨江浒疏疏村,村村渔家人子孙。
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
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
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
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官。
钓筒钓车谩百尺,团罟帆罟空多般。
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荻滩。
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
几谋脱离江湖归犁锄,似闻岁恶农家尤费力。
清谈无限,林下逢人少。
骑马踏红尘,恁区区、何时是了。
名场利海,毕竟白头翁,山簇翠,水拖蓝,只个生涯好。
君侯洒落,卜筑开冰沼。
三径直危楼,遍岩隈、幽花香草。
风勾月引,馀事作诗人,词歌雪,气凌云,寒瘦伦郊岛。
溪山朔雪销篱落,始闻花信惊梅萼。
韶华一瞬掉头去,满眼园林成翠幄。
谁知幽谷犹藏春,万蒂千跗意态新。
霞光分彩气欲热,露浥燕脂色未匀。
墨工绘句谩称好,不见此花空到老。
子美羞看黄四蹊,退之不数红云岛。
天下健步吾能用,拟擘云头骑綵凤。
叫阍乞与生香归,只许牡丹名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