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茅屋称幽居,环堵萧然日著书。
邻曲往还忘主客,林泉映带乐禽鱼。
一经阐教韦丞相,三策成名董仲舒。
自愧无能空白首,子孙便好问耕锄。
数椽茅屋称幽居,环堵萧然日著书。
邻曲往还忘主客,林泉映带乐禽鱼。
一经阐教韦丞相,三策成名董仲舒。
自愧无能空白首,子孙便好问耕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书香四溢的隐居生活画面。"数椽茅屋称幽居",寥寥几间茅草屋,却足以让人感到清静与自在,诗人以此为佳处,日以继夜地埋头著述。"环堵萧然",周围的环境简朴,但诗人沉浸其中,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
"邻曲往还忘主客",邻居之间的交往无需过多礼节,彼此随意往来,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淳朴关系。"林泉映带乐禽鱼",诗人享受着林木环绕、泉水潺潺的自然风光,与鸟鱼为伴,心境愉悦。
诗人提及韦丞相和董仲舒,他们是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通过"一经阐教"和"三策成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敬仰和对学术追求的向往。然而,"自愧无能空白首",诗人感叹自己才疏学浅,岁月空逝,未能有所建树。
最后,诗人以一种淡然的心态表达,即使自己无法大展宏图,也希望子孙能继承耕读之风,过上朴实的田园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传承的期待。
文波不隔鸳鸯棹,盈盈水声银浦。
淡月眉纤,凉云鬓湿,罗袜姗姗微步。添河两度。
谢灵鹊今年,告劳酬汝。
未信仙家,艳情还被曙鸡妒。
人天一例怨别,恨无青鸟使,难寄书素。
镜里鸾孤,梁閒燕寂,赢得秋心如许。归飞倦羽。
问镌骨鹣愁,汜人知否。后夜相望,更怜风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