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墙墐门邻屋换,苍鼯白日隔篱窜。
阴霪接霉气难熯,急涨冲泥没人骭。
鸡鹅日食不得半,啄尽麻根到葱苋。
釜鱼十煮九不烂,灶婢蓬头愁湿炭。
童子饥缩面流汗,携箸先来坐尘案。
漉盐菹笋与之饭,得饱何知有忧患,使我旁观袖手叹。
筑墙墐门邻屋换,苍鼯白日隔篱窜。
阴霪接霉气难熯,急涨冲泥没人骭。
鸡鹅日食不得半,啄尽麻根到葱苋。
釜鱼十煮九不烂,灶婢蓬头愁湿炭。
童子饥缩面流汗,携箸先来坐尘案。
漉盐菹笋与之饭,得饱何知有忧患,使我旁观袖手叹。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人家在恶劣天气下的生活困境。首句“筑墙墐门邻屋换”描绘了简陋的居住环境,暗示了主人公生活的贫穷。接着,“苍鼯白日隔篱窜”通过描写野生动物在白天窜出篱笆,侧面反映了环境的荒凉和人烟稀少。
“阴霪接霉气难熯,急涨冲泥没人骭”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连续阴雨导致的潮湿环境,以及洪水泛滥的严重情况,人们连小腿都被泥水淹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鸡鹅日食不得半,啄尽麻根到葱苋”描述了家禽因食物短缺而几乎吃光了所有可以食用的植物,从麻根到葱苋,可见食物资源的极度匮乏。
“釜鱼十煮九不烂,灶婢蓬头愁湿炭”进一步展示了食物准备的困难,即使煮鱼也难以完全熟透,灶下烧炭的女仆因潮湿而愁容满面,生活艰辛可见一斑。
“童子饥缩面流汗,携箸先来坐尘案”描绘了孩子们因饥饿而面露疲惫,甚至提前坐在尘土覆盖的桌案旁等待食物的情景,体现了孩子们的可怜境遇。
“漉盐菹笋与之饭,得饱何知有忧患,使我旁观袖手叹”最后四句表达了对主人公一家的同情,尽管他们得到了一顿饭食,但生活的忧患并未因此减少,旁观者只能感叹于他们的不幸遭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和贫困生活中的挣扎与无奈,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