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西林旧木犀,何如萍际素秋时。
小楼曲角瓶簪处,花恼香魂只自知。
历历西林旧木犀,何如萍际素秋时。
小楼曲角瓶簪处,花恼香魂只自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寄抱朴君(其三)》中的一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旧日景物的怀念与对当下季节变换的独特感受。
“历历西林旧木犀”,开篇以“历历”形容西林中的木犀树清晰可数,既展现了树木的繁茂,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景象的深刻记忆。“何如萍际素秋时”,将眼前的景象与心中怀念的时光进行对比,以“素秋”之静谧与淡雅,反衬出诗人内心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小楼曲角瓶簪处,花恼香魂只自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小楼一角,瓶中插着的花朵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真正理解。这里的“花恼香魂”不仅指花朵的香气和形态,更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对当下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深刻体悟。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
及茲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
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
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
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
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语离三秋风,念子万里客。
我独忧患余,几为死生隔。
相逢忽眼明,照影俱头白。
兰若清夜长,连床话畴昔。
如何功名心,一旦乃冰释。
卖药真徉狂,穿云忘迁谪。
不然蔬笋肠,宁无瘴烟色。
良由火枣成,内景充尺宅。
下视陋九州,槐安等称国。
绝怜蛮触争,亦复弄兵革。
乱来更多事,老去觉世窄。
归欤桃花源,斑衣作儿剧。
此乐人所稀,今我那得得。
他时南山南,寄书北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