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凌空起,登者凭雕阑。
上摩黄鹄近,下见清水寒。
高振飞霞佩,俯挹承露盘。
云霄双阙并,基址万年安。
柏梁欢宴夕,乘月骖青鸾。
崇台凌空起,登者凭雕阑。
上摩黄鹄近,下见清水寒。
高振飞霞佩,俯挹承露盘。
云霄双阙并,基址万年安。
柏梁欢宴夕,乘月骖青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台上,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展现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首先,“崇台凌空起,登者凭雕阑”,开篇即以雄伟的气势,描绘了高台的壮观,仿佛是直插云霄的巨峰,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凡尘的崇高感。接着,“上摩黄鹄近,下见清水寒”,进一步展示了高台的高度,不仅能够接近飞翔的黄鹄,还能俯瞰到清澈的水流,这种对比,既体现了高台的高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高振飞霞佩,俯挹承露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飞霞佩象征着高台的光辉与色彩,承露盘则寓意着高台的清雅与洁净,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高台美好品质的赞美。而“云霄双阙并,基址万年安”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高台与天际相连的景象,以及其稳固的基础,预示着高台的永恒与不朽。
最后,“柏梁欢宴夕,乘月骖青鸾”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交织在一起,描绘了一场在月光下的欢宴,青鸾作为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祥瑞与高贵,与柏梁(古代宫殿名)的欢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高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宇宙和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和哲学的思考。
主僧走城磨驴儿,廊僧闭门缩头龟。
长发行者披鹑衣,瀹我苦茗行相随。
禅床破簟客自展,急呼苍头挥大扇。
卧到夕阳暑力软,归趁潮平柁流转。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
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
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
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
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
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深源密坞,问牧竖樵童,俱迷方所。
蓬藋纵横,龙蛇出没,玉峡搀空无路。
不恋雁塔荣名,解守鱼渊寒素。这勤苦。
但坚心自有,神灵呵护。猛悟。无回顾。
一点虚明,万劫无今古。
胎息根深,灵泉穴秘,静里运调阳火。
莫问地久天长,管取收因结果。休轻负。
把天谷真机,与君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