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八鲁二儒》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八鲁二儒》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四言诗

易代随时,迷变则愚。介介若人,特为贞夫。

德不百年,污我诗书。逝然不顾,被褐幽居。

(0)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阅读历史时所作的感慨之作,名为《读史述九章》的第八章《鲁二儒》。陶渊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德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易代随时,迷变则愚”,这句话揭示了历史的更迭与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这样的变化中容易迷失自我,变得愚蠢。这里强调的是,面对时代的变化,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介介若人,特为贞夫”,诗人赞扬那些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如同坚贞的君子,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德不百年,污我诗书”,这句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重视,认为道德的缺失会玷污诗文的纯洁性,强调了道德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逝然不顾,被褐幽居”,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穿着朴素的衣物,静静地生活在幽静之地。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探讨了道德、时代变迁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纷扰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龙德故宫怀古八首·其二

蔡京奸计假荆公,绍述虽同事岂同。

不向岭南消祸本,更从海上立奇功。

(0)

宣和内人图

牡丹横压搔头玉,眼尾秋江剪寒绿。

金翠冠梳抹且肩,正是宣和旧妆束。

腰肢一搦不胜衣,当时宜瘦不宜肥。

三千想见无颜色,偏有亲题御制诗。

蔡攸恢复燕山府,曾索君王不曾许。

萧条万里去中原,偶见花枝泪如雨。

却将换米向三韩,遂令流落在人间。

道君一顾曾倾国,今人休作等閒看。

(0)

渡白沟

东北天高连海屿,太行蟠蟠如怒虎。

一声霜雁界河秋,感慨孤怀几千古。

只知南北限长江,谁割鸿沟来此处。

三关南下望风云,万里长风见高举。

莱公洒落近雄才,显德千年亦英主。

谋臣使臣强解事,枉著渠头污吾鼓。

十年铁砚自庸奴,五载儿皇安足数。

当时一失榆关路,便觉燕云非我土。

更从晚唐望沙陀,自此横流穿一缕。

谁知江北杜鹃来,正见江东青鸟去。

渔阳挝鼓鸣地中,鹧鸪飞满梁园树。

黄云白草西楼暮,木叶山头几风雨。

只应漠漠黄龙府,比似愁冈更愁苦。

天教遗垒说向人,冻雨顽云结凄楚。

古称幽燕多义烈,呜咽泉声泻馀怒。

仰天大笑东风来,云放残阳指归渡。

(0)

感事

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血雠此日逢三怨,风鉴生平备九流。

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世间安得如川酒,力士铛头醉死休。

(0)

十二月六日二首·其二

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

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

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

(0)

癸巳除夜

鼎定周元重,薪安汉已然。

不随南渡马,虚泛北归船。

身并枯蜩化,心争脱兔先。

尘埃嗟落泊,光景强留连。

往事青灯里,浮生白发前。

更残钟未动,犹属出京年。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